攀枝花市米易縣安寧河畔,一家有著20余年歷史的工廠巍巍屹立在群山之間。在大山環抱中,活躍著這樣一支年輕的班組,在每一次的車間檢修工地,在每一項工程改造的工作間,在每一個事故隱患的查出地,在每一次處理突發事件的事故現場,不管刮風下雨,無論嚴寒酷暑,都能在第一時間里看到他們年輕而忙碌的身影。這就是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一車間的機修班—— 一個能打硬仗的“突擊小分隊”。
一車間主要負責原礦的破碎、初磨和原礦漿輸送,集中了公司一半以上的大型、先進、進口設備,而一車間機修班正承擔著這些先進設備的維修、保養以及流程技改等任務,是該車間安全生產的核心班組。班組員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但肯學、肯鉆、敢創新是他們共同的特征。
在600萬噸/年潘家田鐵礦技改擴能建設中,新購入的旋回破碎機、進口圓錐破碎機、進口GK雙質體直線振動篩、高壓輥磨機等設備對于機修班全體成員來說基本是前所未見,更不要說是如何檢修、維護等。但是機修班員工通過自身努力,硬是在短短兩年內啃掉了這塊硬骨頭,確保了這些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轉,為公司在經濟危機下的持續、穩定生產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壓輥磨機又叫超細碎設備,最早應用于水泥行業,是“多碎少磨”節能碎礦的先進設備,2009年,公司董事長羅陽勇在外面考察后,首次將高壓輥磨機引入釩鈦磁鐵礦采選行業中,但是由于釩鈦磁鐵礦較石灰礦更硬,在一車間進行工業試驗中,出現輥面軟,輥子易跑偏、輥面易發熱,無法長時間連續工作等問題,一車間機修班組全程參與了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通過認真學習、深入鉆研,陸續協助設備廠家技術人員解決了各種問題,尤其是棍面易發熱無法長時間連續工作的問題,機修班班組成員反復思考論證后,采用內外雙循環冷卻系統,內循環用密封管道裝純凈水,管道延伸進入選廠高位水池與數千立方選礦用水間接換熱冷卻,即避免專門循環水冷設施的投資建設,又極大的減少了運行成本支出,為該設備在各類環境惡劣礦山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可靠的解決方案。

四川安寧鐵鈦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引入第一臺高壓輥磨機
公司原礦石的運輸是鏈接公司穩定生產的命脈,單是原礦石從采場運回車間就需要12元/噸的運輸費用,如果遇到下雨、下雪天等惡劣天氣的情況下,半山間的山路根本無法行車,原礦石運不回車間,車間就無法繼續生產,惡劣的天氣成為了公司穩定生產的“攔路虎”。
2003年,機修班在公司技改擴能中提出用管道運輸代替汽車運輸,既能避免惡劣天氣對生產的影響,又能節約運輸成本,提議很快得到了公司高層領導肯定。近一年的時間內,機修班組通過打隧道、架橋梁,成功打通一條長達7公里的原礦漿運輸管道,為公司每年節約成本6000余萬元,確保了公司持續穩定生產。
高壓輥磨機的改良和原礦漿輸送管道的建設只是機修班組所跨越的其中一部分,在一車間內大大小小數十種設備的坐落和正常運轉,都記錄著這支隊伍不斷成長的足跡,也凝聚著他們自主創新的智慧和汗水。然而,成績只能說明過去,能力方可代表未來,他們將懷揣著大國工匠的精神,大步的邁向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