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商品價格起伏不定時,只有一個產業紋絲不動:那就是采礦業。無數司機將卡車開進深坑和隧道,將礦產源源不斷運出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希望用技術改變采礦業。
在澳大利亞偏遠地區Pilbara有一個大型港口,200米長的機動傳送帶不停運作,每小時可以將1萬公噸礦石從堆料場運上貨輪,這些貨輪即將開往中國和日本。去年11月,必和必拓開始開發新技術,本周投入使用,新技術能夠幫助公司監控生產效率。
過去5年,由于商品價格下跌,采礦業利潤不斷減少,必和必拓和競爭對手力拓被迫尋找辦法降低成本。
最開始時,采礦企業專注于裁判員工、關閉無利可圖的礦井,尋找新礦藏的投資也被削減。與此同時,企業投入了更多的研發資金,因為新技術可以幫助企業進駐更偏遠的地區、挖掘更深的礦藏、以更快的速度將礦石送上市場。
在菲紐肯島(Finucane Island)安裝機械化傳送帶正是必和必拓引進的一項新技術,必和必拓技術主管、前波音工程師戴安娜·尤爾根斯(Diane Jurgens)表示,他們還用無人機(安裝軍事級傳感器)給礦山繪圖,構建實時3D圖庫,在未來的采礦過程中超級電腦將會扮演重要角色。
用新技術降低成本
事實上,很久以前采礦企業就已經引進了傳送帶,只是功能受到了限制。傳統的傳送帶系統在帶子的兩端安裝滑輪,傳輸距離很短。必和必拓表示,新設計使得傳送帶的制造和運營成本更低,控制也更容易,它可以打破限制,將深坑、地下隧道與處理工廠、鐵路站點連接起來。有了新傳送帶,卡車的移動距離就可以大大縮短。
在過去幾年里,采礦行業的利潤有所回升,主要是因為中國對鐵礦和煤炭的需求很龐大,與此同時,礦工的工資也在上漲。在最高峰時,Pilbara地區的卡車司機、鉆機機手每年可以賺20萬美元。去年,力拓曾經嘗試用無人駕駛火車將礦石從Pilbara礦區運到港口,可惜的是新技術未能通過最終測試。
“采礦企業不愿意冒險。”德勤礦業咨詢主管大衛·科馬克(David Cormack)表示,“在引入新處理工藝和創新新技術時如果稍有延遲,后果也是嚴重的。”
幸好偏遠運營中心帶來了好消息,采礦企業可以通過衛星在幾百英里遠的地方監控礦區。必和必拓準備在澳大利亞鐵礦采礦區安裝自動化鉆頭,其它地區也會采用,之前必和必拓曾嘗試使用機器人采礦,發現機器人的產能更高,維護成本更低。
采礦企業面臨壓力,它們只能創新,因為用其它辦法削減成本已經受到了限制。科馬克說:“問題在于:這種措施是否可以持續?應該向何處發展?”
埃斯孔迪達銅礦(Escondida)是世界最大的銅礦,必和必拓在這里測試新傳感器,當石頭被鏟起時,傳感器可以判斷石頭有價值還是無價值,有了新技術的幫助,送入處理工廠的銅礦等級可以提高10%;擴建工廠的成本很高,有了新技術,擴張就沒有那么緊迫了。
Goonyella Riverside煤礦位于澳大利亞東部,無人機在礦區上方飛行。采礦企業為無人機安裝了紅外傳感器和變焦鏡頭,當爆炸區聚集了很多人和設備時,它會提醒監控者。礦區長14英里,寬6英里,如果沒有無人機的幫助,要收集信息只有開車前往,或者坐飛機。
引進新技術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如果自動化的速度太快,許多人將會失業,在澳大利亞,大部分礦工都加入了工會。尤爾根斯說:“我們沒有將一切自動化,在整個過程中之所以沒有將人納入進去,原因是很多的。”
工業無人機迅速升溫
最近,以色列公司Airobotics推出了全自動工業無人機,公司創始人兼CEO克勞斯(Krauss)表示:“過去幾年我們一直‘隱身’,因為我們認為,如果工作還沒有完成,拿出來談論不太合適。”
Airobotics無人機有一個獨立基座,飛機重6千克,可以自動執行一些程序化任務,比如檢查設備、指導調查、繪圖、尋找安全漏洞。無人機可以收集分析航空數據,自動降落在基站上,基站機器人可以給無人機更換電池、安裝設備,讓無人機為下一次飛行做好準備。
克勞斯宣稱,他們是第一家為工業企業提供整合、無人駕駛系統的公司。下個季度,Airobotics將會在澳大利亞設立辦事處,它們的目標是采礦、油汽及工業企業。油汽企業可以用無人機檢查管道,采礦企業可以命令無人機飛往高處檢查設備故障,不需要員工冒險。
德勤數字(Deloitte Digital)亞太主合伙人福蘭克·法拉爾(Frank Farrall)表示,2015年全球非軍用無人機市場的營收估計已經達到2-4億美元,還在繼續增長。法拉爾表示:“不管是農業綜合性企業、采礦企業還是媒體企業,它們都有很強的需求,無人機的應用很廣泛,如果你的技術精湛,可以在一些沒有限制的地區運營,你就能占據先機。在商用無人機市場,目前還沒有出現谷歌或者微軟這樣的企業。”
雖然世界上最大的一些采礦企業已經引進無人機,但是艾森哲礦業高級經理保羅·斯諾登(Paul Snowdon)認為,無人機還處在發展早期。斯諾登說:“對于大多的采礦企業來說,削減成本、提高效率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單看無人機為采礦企業降低了多少成本,提高了多少效率,我們就可以知道它的發展還處在早期。”
克勞斯已經開始接觸澳大利亞投資者,他正在與許多采礦企業洽談,公司的客戶包括以色列化工集團(Israel Chemicals)和一家全球科技公司。Airobotics曾經融資2850萬美元,VC公司BlueRun Ventures和CRV向它投資,兩名谷歌高管也注入了資金,他們是Waze CEO巴爾丁(Noam Bardin)和ATAP(先進技術和項目)部門COO理查德·伍爾德里奇(Richard Wooldridge)。Waze是谷歌旗下的導航APP,ATAP是谷歌的一個部門。
克勞斯表示,硅谷投資者對無人機投資很謹慎,因為以前有一些“夢想”未能變成現實,他們有些失望。克勞斯說:“即使你不是無人機產業或者采礦產業的人,你也能理解自動飛行機器人的價值。但是硅谷的許多投資人有點失望,他們曾經投資過無人機,結果讓人失望,要區分現實和夢想相當困難。我們不一樣,投資者看到了實際用途。”
加速研發、部署無人駕駛卡車
全球60%的礦業軟件都是澳大利亞開發的,澳大利亞的采礦設備、技術和服務產業年產值已經達到900億澳元(約676億美元)。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有100多家勘探、采礦軟件公司,這些公司的年銷售額有的不到100萬澳元(約75萬美元),有的超過1億澳元(約7500萬美元)。
力拓積極引進新技術,比如自動化技術。在Pilbara鐵礦采集區,力拓部署了世界最大的無人駕駛卡車隊,它還用1700公里的鐵軌將四個港口碼頭連在一起。力拓通過Perth運營中心對系統進行管理、監控、調整。與此同時,FMG與卡特彼勒(財富500強公司之一)合作,在Solomon Hub Kings鐵礦區(位于Pilbara)推廣自動化技術,FMG準備花幾年時間分步引入45輛無人駕駛卡車,目標是改進效率、提高生產力、增強員工安全。
5月份,沃爾沃公開宣布,準備測試全自動無人駕駛卡車,它可以在礦區自動導航。沃爾沃卡車集團CTO Torbj?rn Holmstr?m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經開發一套解決方案,我們深信該方案可以改變采礦產業的現狀。”
沃爾沃卡車看起來和常規卡車差不多,有一個駕駛室,司機可以坐進去控制卡車。自動駕駛卡車是沃爾沃和薩博(Saab)合作開發的,薩博旗下有一家軟件公司Combitech,它們聯手開發了自動駕駛技術。不需要人的監督,汽車就可以按預定路線行駛。卡車車身安裝了傳感器和GPS,用來監控固定和移動障礙物,卡車還可以與運輸系統中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