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河南省去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豐碩成果,礦產“百寶箱”又增添了很多新“寶貝”。西峽縣太平鎮稀土礦、盧氏縣錫礦還填補了河南省兩個礦種空白。
河南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并擁有儲量豐富的國家戰略性礦產和其他禁止開采的重要礦產。
2017年底,國土資源部公告復函《河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對河南省礦產資源儲備現狀進行了總結,并提出未來轉型方向。
一、橫跨兩個礦業帶的礦業大省
河南省跨華北陸塊和秦嶺造山帶兩個大地構造單元,以欒川—維摩寺—明港斷裂為界,劃分為南北兩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和一級成礦區。北部屬于華北陸塊成礦省,南部屬于秦嶺造山帶成礦帶。
1、華北陸塊基底
華北陸塊基底構造較為復雜,多年演化控制了金、銀、鉬、鉛、鋅礦集區的分布;太行隆起及澠池—確山構造帶發育鋁土礦、耐火粘土礦、煤炭等沉積礦產;盧氏—欒川構造帶形成我國最大的鉬礦集中區,并伴有鎢、鉛、鋅、金、銀礦。
2、秦嶺造山帶成礦帶
形成重要的金、銀、鉬、鉛、鋅、銅礦成礦帶。
二、“聚寶盆”屢添新寶貝
在淅川縣探獲大型石墨礦,資源量超過1500萬噸;在戰略性新興礦產方面,嵩縣—欒川縣地區探獲了螢石礦,資源量1000萬噸;此外,還在河南首次發現了2種礦產:西峽縣太平鎮稀土礦、盧氏縣錫礦,填補了河南省2個礦種空白。
螢石礦、稀土礦、石墨礦,均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性礦產。
三、其他礦產資源儲量豐富
截至2013年底,全省已發現127個礦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75種。全省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1085個,其中大型及以上規模150個、中型259個、小型492個、小礦以及其它暫無規模指標184個。
1、煤炭資源
全省查明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西和豫南的丘陵、山區,豫東平原僅有中原油田和永城煤田。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安鶴、焦作、鄭州、平頂山等13個煤田。

截2016年,河南省累計新探獲煤炭資源量457億噸。
2、鋁土礦資源
鋁土礦集中分布在鄭州—三門峽—平頂山一帶,金、銀、鉬、鉛、鋅礦主要集中在小秦嶺、熊耳山、桐柏—大別山3個集中區內,而非金屬礦產則遍布全省。
2016年底,地勘部門獲取找礦突破,估算和提交鋁土礦資源量2.4億噸,平均厚度3.21米,礦床規模達超大型礦床規模,展示了良好的勘查前景。普查還發現了其他礦產資源。
據估算,其中耐火黏土礦資源量5400萬噸,圈出共生耐火黏土礦體21個;鐵礬土礦資源量1.7億噸,圈出鐵礬土礦體39個;硫鐵礦資源量1.81億噸,圈出硫鐵礦礦體8個。
3、鉛鋅礦
經過多年的看擦,在河南欒川赤土店地區找礦上取得了突出成果,發現了十余處礦化集中分布區、上百條含礦斷裂帶及層狀蝕變巖型鉛鋅銀礦帶,提供普查礦產地7處。
提交資源量:銀3329 噸,鉛鋅277萬噸。且進一步擴大的前景可觀,通過進一步工作,預計可提交333+3341資源量:銀5000 噸,鉛鋅350萬噸。
4、鉬礦
鉬礦業界素有“世界鉬礦看中國,中國鉬礦看河南,河南鉬礦看洛陽”之說。欒川地區鉬金屬儲量為230萬噸,位居全國之首。
河南上房溝礦區,是世界級的特大型鉬礦,也是欒川縣最精、最富的一個礦區:其在1.2平方公里的采礦范圍,鉬金屬總儲量為72萬噸(已開采2萬噸),并伴生有鐵礦5991.29 萬噸。且礦石品位和純度極高,達到達到0.134%。
四、“聚寶盆”不少寶貝面臨枯竭危機
河南雖然家底豐厚,但也存在不少危機。目前,全省煤炭開發強度較大,接替建井資源不足;鋁土礦露天開采資源不足,開采深度加大;金礦、鉛鋅礦等淺部礦開采殆盡,多數礦山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資源危機。
因此,《規劃》提出了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省礦山總數控制在2500家以內,大中型礦山比例超過18%。
焦作、濮陽、靈寶、永城、禹州等資源型城市要規范資源開發秩序,合理確定資源開發強度。提高資源深加工水平,加快完善上下游產業配套,積極謀劃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