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日前透露,自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該廳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持續加大勘探開發力度,著力推動戰略性礦產增儲上產。
一是取得一批成果,保障資源安全。目前,基礎地質調查開創新局面,1∶5萬區調、1∶2.5萬高精度航磁實現山區全覆蓋,1∶5萬地球化學測量實現重要成礦遠景區全覆蓋;戰略性礦產勘查實現新突破,全省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4處,鐵、金、晶質石墨等10種戰略性礦種及優勢礦產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冀東地區灤南縣長凝鐵礦新增鐵礦石3.18億噸,青龍山—慶莊子鐵礦新增鐵礦石1.53億噸,張北縣義哈德晶質石墨礦新增晶質石墨453.04萬噸。承德大廟地區釩鈦磁鐵礦伴生鈷綜合利用科技攻關實現新突破,盤活隆化縣大烏蘇南溝鐵礦礦區鈷礦資源量2.69萬噸,完成全國鈷礦增儲任務的一半。
二是加強機制創新,凝聚多方合力。河北廳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找礦領域,鼓勵礦業企業加大勘查投入,拓寬勘查資金來源渠道,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礦業新格局;建設地質找礦科技創新平臺,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和地勘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找礦關鍵技術難題;引進先進勘查技術和裝備,提高地質勘查技術水平和裝備能力。
三是錨定找礦目標,向深地進軍。在增儲上產方面,河北廳聚焦國家戰略性礦產、重點礦產區塊,加大勘查力度,鞏固鐵礦資源基地,培育金礦等有色、貴金屬資源基地。在重點勘查區和重要礦山深邊部,開展潛力評價工作,力爭實現新區找礦和老礦區深邊部找礦“雙突破”。同時,聚焦緊缺戰略性礦產,開展常態化成礦遠景區劃研究,打通轉化應用堵點,拓展區塊來源,加快地質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