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東,每一塊高質量的商品煤都被打上綠色標簽。
轟隆隆……轟隆隆……一片片油亮的煤落了下來,大柳塔煤礦52301綜采工作面,80后隊長董志超正在工作面指揮生產,一刀煤到底怎樣割才能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這些都是董志超腦海里的“怎么辦”。畢竟,在這個具有三十多年光榮傳承的煤礦,采煤已不只是為了賺錢,早已包含了更多的使命,比如對環境的職責。

神東的發展有大自然的饋贈,但隨著開采過程中地質構造的復雜及環保等方面的重重壓力,神東的采煤必須向科技、向綠色要效益。在很多人眼中,煤炭與清潔能源很難畫上等號,這是因為煤炭生產長期處于高強度、低水平生產和消費模式,對環境、生態、氣候、健康造成了較大影響。但神東對環境絕對是負責的, 每一塊煤都豪不吝嗇地為先進產能做出注解,成為神東綠色發展的一種態度。神東人深信“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
三十多年耕作煤炭和收獲的經驗中,無論是創新模式、跨越發展階段的“四化五型”模式,都蘊含了清潔的概念。無論是科學理念還是技術體系,神東能領航煤企,一直印證了這個說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樣,神東克服各種困難產環保煤炭,建生態礦區,打通了綠色煤炭從生產到運輸的“大動脈”,用行動解讀著“神東奇跡”。
看理念。秉承“奉獻清潔煤炭、引領綠色發展”使命,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科學組織生產,促進提質增效。通過擴大洗選、配煤、精加工和分質分級利用,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拓寬商品煤應用途徑,促進煤炭高質化利用。
看開采。神東根據地質及煤層賦存條件,綜采工作面寬度由200米加寬到450米,推進長度由2000米增加至6000米。減少了煤柱留設損失和搬家次數,提高了資源回收率和單產水平。此外,侏羅紀煤田放頂煤技術、短壁機械化全部跨落法回采工藝技術、無煤柱開采技術、厚及特厚煤層一次采全高技術讓煤炭從源頭上實現了“綠色”,回采率達到80%。
看煤質。神東的煤炭產品主要是塊煤、特低灰煤和混煤,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硫(≤0.5)、低磷(≤0.05)、低灰(≤8.5)、中高發熱量(5500kcal/kg左右),是優質動力、化工和冶金用煤,被譽為“城市環保的救星”。煤質檢查已經成為神東一項常態化管理。從源頭上把好煤炭質量關,杜絕采掘工作面漏矸、割底和外水、煤泥(臟雜煤)上系統等煤質問題都是檢查的重點,當然還要現場協調解決選煤廠產品結構優化、增加原煤入洗量、煤泥水處理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神東采取分時段生產、單面集中生產、多煤層配采、集中灌倉、優化水洗比例、合理組合中間產品、4小時快速檢測、推進連采連制在線質量檢測、指導劃煤種和港口歸垛等有效措施,實現了原煤和商品煤質量精巧搭配。此外,單是煤質管理過程中的降水、降灰、降硫、除雜等百余項措施,再加上“三級梯度”管理,即月方案、周計劃、日落實推動措施落地。
看治理。通過采取井下和地面綜合治理利用的方式,從源頭控制矸石排放的污染,實現井下矸石不升井,洗選過程中產生的矸石,采取發電、制磚、填溝造田等方式全面資源化利用,其余利用山區溝壑地段填溝造地,全部安全處置并復墾綠化,使矸石場變為綠地。這種良性循環使神東的綠色開采實現了“一氣呵成”。
看裝備。洗選裝車共配套建設了11座現代化選煤廠,總設計能力達到每年2.2億噸。建立了18套快速自動化裝車系統,目前自產煤日均裝車達100列,平均每列裝車用時1小時左右,每節裝車不超過1分鐘,滿足了神東自產煤生產外運需求。
看管理。推廣生產全過程精益化管理。圍繞高產、高效目標,對礦井生產系統及設備綜合運行效率進行有效提升,并進一步優化綜、連采生產工藝,完善標準作業流程,保證了產量、效益和礦井運營效率最大化。
看效益。多年來,神東充分發揮采場條件好、煤質優良、技術裝備先進等優勢,最大化釋放礦井產能。2013年以來,在煤炭行業整體下行、市場疲軟、企業虧損面超過70%的嚴峻形勢下,神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優先組織高利潤礦井生產,生產適銷對路產品,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深度挖潛成本空間,仍然保持了較好的盈利能力。截止2017年底,神東累計生產煤炭25億噸,實現利稅3320.49億元。
看環境。累計投入環保治理資金18億元,全面建設了清潔生產、“三廢”治理、綜合利用設施。實現了煤炭生產、加工、外運全封閉不揚塵;創新礦井水采空區過濾凈化等技術,在地面建成53座污水處理廠、3座深度水處理廠,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綜合利用。
這不是簡單的幾個“看”,是神東人不斷為“神東煤”這個品牌增加的全新注解。當然,神東的顧慮不是沒有的,后備資源儲備不足、開采成本上升、生活水源短缺等都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但顧慮過后想辦法解決問題,也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尋求最好的突破口,這是神東人擅長的邏輯。
提及神東煤的品質時,一名煤質管理員很自豪地說,“有質量,才有生命。這是我們神東能幾十年如一日提供優質產品,贏得客戶、占領市場的關鍵所在”。神東還主動與一些科研院校合作發展煤炭高效清潔綜合利用技術,實現了“用煤和用氣一樣干凈”,開啟更加廣闊與光明的前景。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在神東,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綠色成為關鍵詞,6礦7井建成國家綠色礦山,綠化生態治理34平方公里。
這個時節,春風又綠了國家級采煤沉陷區水保生態治理示范園,這里各類樹木競相生長,而灌溉的水都是由就近煤礦礦井水轉化而來。每到金秋搖曳,豐碩的果實又成為另一道風景,像這樣的生態建設循環在神東隨處可見。
從第一塊綠色煤炭到累計生產超過25億噸優質商品煤的綠色礦區,神東人一代接著一代干,從藍圖到現實,用煤礦人樸素的堅守“把單調的事做到極致”,不斷向“神東夢”靠近,讓煤炭也能為美麗中國添彩。每名神東人為肩負生產綠色煤炭而感到榮耀,更做出對生態環境的莊重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