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和行動,砂石礦山整體正向規?;蛯I化的方向發展。設備是轉型的基石,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表示:“砂石企業設備的采購投入絕非一個小數目,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虧收益狀況。那些沒有優質設備的砂石場現狀已很艱難,而未來無疑會更加艱難。”
砂石骨料是僅次于空氣、水之后第三個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資源,也是現代文明必不可少、無法替代的基礎性原材料,具有需求量大、產業鏈長、附加值高、發展潛力大等優勢。但長年以來,中國砂石骨料多以天然采集為主,亂采濫挖現象比較突出,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盡管近年來,我國砂石骨料已由天然采集向開采制造轉變,但由于礦山企業“小、散、亂”,污染環境、影響生態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然而,中國砂石協會綠色礦山分會會長林源對中國砂石骨料企業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林源認為綠色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和行動,一批大型或超大型企業不斷涌現。砂石骨料已從過去的臟亂差小作坊走向規?;墓I化走向綠色化。
林源強調,據中砂協訊,我國砂石骨料年產量已超過200億噸。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持續增加。因此,我國對砂石骨料的需求量還在增多。砂石產業是中國城市建設的功臣,但也有造成生態被破壞的情況發生。當前全球對砂石骨料的依賴度極高。城市的飛速發展及發達國家基礎交通設施的老化更新,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僅不會改變,而且需求量仍將持續攀升,砂石骨料從業者急需探索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來破解砂石骨料生產與生態保護二者矛盾的難題。
設備是轉型的基石
知易行難。砂石作為傳統工業,許多地方百廢俱興,尚處于摸索階段,而多年來沉淀下來的固有的管理、發展思維限制了行業的創新發展,尤其是砂石行業規范及相關標準的缺乏,更是加劇了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難度。傳統的砂石骨料生產企業,受限于自身的經濟條件和發展理念,往往在采購設備時過于關注設備的價格,對設備的安全性、環保性和舒適性重視不夠。
隨著政府訴求發生轉變,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更加重視“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大批砂石礦山落后產能被有序關停,優質企業也開始迅速調整發展思路,不僅在石料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降低爆破頻次和作業噪音,在設備采購、管理、維護和更新上也越來越挑剔和謹慎,對設備的作業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和環保性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指出:“砂石企業設備的采購投入絕非一個小數目,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虧收益狀況。那些沒有優質設備的砂石場現狀已很艱難,而未來無疑會更加艱難。”

在砂石開采領域,早已丟棄了過去用控制爆破的方式對山體進行開采,那樣不僅對山體造成永久性傷害,而且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背道而馳。“這樣礦山對大噸位設備的需求就更大,在質量上的要求也會更加苛刻。”來自安徽池州砂石設備用戶韓宗宏說道。“我們對礦山設備的使用壽命、效率、安全和環保的要求特別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嚴格的經營管理要求。事實上,設備和員工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給砂石企業造成巨大損失,畢竟,只有達到很高專業水準的砂石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以挖掘機為例,挖掘機在砂石場施工跟普通的土方施工不同,砂石場的施工環境更加惡劣,對設備的考驗也更加艱巨。”韓宗宏介紹道。池州市是以構造巖漿巖帶為主干的成巖成礦系列,地質十分堅硬,而在韓宗宏的礦山里,挖掘機每天工作時間在10個小時以上,這一切都對挖掘機的性能提出了嚴格要求,因此,在機器的選擇上也十分慎重。選擇一款優質設備無疑是從長遠考慮。
除了產品自身性能之外,對于購買挖掘機的用戶來說,投資回報率目前也是客戶購買設備的決定因素之一。“過去我們吃過很多虧,再優秀的設備在砂石場工作也會出問題,出了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這會對砂石場的效益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深受進口設備故障與服務困難之苦的韓宗宏眼里,國產品牌最為值得稱頌的便是售后服務。“以前,都是四處追著廠家要服務,而現在,卻是服務人員主動上門。維保服務都是服務人員提前通知,根據我們的時間來做安排;設備出現問題,只要一個電話,他們會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然后趕到現場,徹底解決我們的后顧之憂。”
新技術鍛造新礦山
國內基礎設施市場的巨大需求讓這一產業保持了多年的繁榮。然而,對于礦山開采和石材加工企業來說,市場不斷擴大和經濟持續增長的平靜外表下,行業內卻發生著波濤暗涌的變化。“如今大的礦山由于設備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產量翻倍增長。”山西砂石公司田海元說道。“然而市場總體需求量并沒有很大變化,這就意味著一些小的礦山企業正逐漸失去競爭力。”
為了達到政府提出的生態開采的標準,該公司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對現有生產工藝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在談到當下我國砂石骨料行業形式時,田海元用了“大時代”這個詞。這也印證了當前我國不斷調整完善的礦山政策,隨著各地不斷開展露天礦山專項整治行動,“原有臟、亂、小的礦山肯定要邊關閉邊整和,最終只有大型綠色礦山企業可以生存下來。骨料生產的管理會走上新臺階,逐步走向公司化,自動化。”田海元說。
“我們在砂石礦山設計上做了很多創新,有些方面甚至是顛覆式的創新。”田海元介紹稱,在開采區,他們引進環保液壓式無粉塵機械設備,石料破碎與傳輸全封閉,并通過噴淋進行除塵,解決了生產環節的粉塵問題。對廠區10公里路面進行了硬化,栽植林木3萬多棵,改善廠區環境。設立車輛沖刷點,所有車輛必須先沖洗再離廠上路。要求出入車輛必須加裝篷布裝置,解決了運輸過程中的揚塵污染、尾氣污染和跑冒滴漏難題,并從根本上杜絕了超載。一幅完整的無粉塵式生態開采流程圖完美呈現。

在該公司采礦車間看到,一輛輛大型載重汽車在一個大型罐體下穿梭,鮮見其他砂石廠的塵土飛揚的裝載機裝車場面。
田海元揭開了謎底:“我們在生產線設置了儲料罐,單個存量高達7000噸,同時配備刷卡自動裝車系統,全自動完成裝車過程;安裝車輛分離器,防止車輛連續裝車并確保裝車速度;設置除塵器,及時收塵;儲料罐內部裝有料位檢測儀,進行實時監控。通過使用這套裝置不僅杜絕生產過程中的粉塵外溢,又減少了裝載機的使用數量,降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事實上,在田海元的礦山,類似的例子枚不勝舉。礦山開采采用先進的階梯式開采工藝,可充分高效開采資源;利用山體走勢,科學布局生產工序,從根本上實現了節能減排;對生產的粉塵進行回收利用,能有效保護環境,實現資源的吃干榨凈。
“合理的規劃、合理的生產,即能合理的收益”田海元說,“我們依靠科技創新,在環保上做了很多砂石行業過去沒有的嘗試,降低了生產線綜合成本。在行業普遍還未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之時,我們在整個礦山到生產系統全程采用國內目前最先進的工藝,將收集的粉塵進行再加工利用,創造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投入成本,這正是環保帶來的效益。”
湖南張家界某公司總經理王新華也持相似的觀點,2018年,國家開始大手筆對礦山環保問題進行整改,要求降低粉塵、噪聲等各方面的環境污染,王新華的礦山也在整改行列中,自2017年8月以來,他的礦山就一直處在整改狀態。
雖然因為整改,至今砂石場還未開工,但王新華卻依舊很支持整改工作,“近些年,政府和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我們也在一直對礦山進行環保整改,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也希望空氣能夠更清潔。而且整改不一定就不好,通過整改,會關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礦山,我們的產品需求量也會變大,對我們有一定提振作用。”
如今,在王新華的礦山上,建造車間、進行密閉處理、加裝粉塵處理裝置等一系列環保工作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積極準備著今年的驗收。同時他也計劃著開工后的施工, 由于那些不規范、不成規模的小礦山企業正逐漸被市場淘汰,砂石礦山如今整體正向規?;蛯I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