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當前韓國全國共有約500-600家砂石企業,年需求砂石2.25億噸,得益于該國對混凝土及瀝青骨料質量的嚴格要求,該國大部分砂石企業對產品粒形極為重視,而該國禁止使用河砂、海砂的的要求則推高了市場對高品質機制砂的需求。

2008年左右,韓國建筑市場對25mm以下砂石需求暴漲,但當時政府出臺禁令,禁止企業在河流河道中開采建筑用砂,大型建筑材料公司紛紛將開采點轉向沿海地區。2017年,韓國相關法律再次變更,沿海地區的采砂行為同樣被列入違法行列,韓國建筑用砂不得不以機制砂為主。
雖然韓國砂石企業紛紛大手筆投資機制砂生產,但由于天然砂供應驟減影響較大,2017年韓國機制砂價格在7美元/方(約合人民幣48元/方)左右,而在2018年該國機制砂價格就已經上漲至11.5-12美元/方(約合人民幣80-82元/方),漲幅接近1倍。
此外,韓國政府正在尋求制定新的勞動法案,擬將每周工作時長限制在52小時之內,這可能增加需要連續運轉的韓國砂石企業的人工成本,催生了當地砂石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
當前韓國與朝鮮關系轉暖,在韓國,靠近朝韓邊界地區的房價都有所上漲,兩國的連接道路也已經在規劃中,此外,朝鮮可能還擁有豐富且尚未開發的砂石資源以及潛力巨大的基建市場,兩國關系回暖對砂石行業的吸引力巨大。
韓國國內基建砂石需求保持堅挺,朝韓關系回暖讓韓國砂石企業對統一的半島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再加上該國對骨料品質的高要求,韓國機制砂需求的爆發給該國砂石企業以及包括美卓等高品質設備提供商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