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鼎實業(01393,HK)旗下數個煤礦將再度進入停產狀態。
1月7日午間,恒鼎實業發布公告稱,接監管部門通知,公司位于攀枝花市的5個整合煤礦均需停產整頓至2月中旬復產。恒鼎實業預計,此次整頓將影響其位于攀枝花區域一個半月的原煤產量。
2018年四季度時,恒鼎實業的上述煤礦也曾因故停產,公司11~12月于上述地區的原煤產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前,恒鼎實業曾因陷入債務違約泥沼而受到關注。最近兩年,煤炭價格明顯回升,給了恒鼎實業解決相關債務問題以希望。1月7日,一位恒鼎實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債務重組正在按計劃向前推進。
主要還是政策性原因
恒鼎實業是一家從事煤炭開采、洗選等業務的民營煤炭企業,2007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恒鼎實業目前在云、貴、川三省擁有煤礦、洗煤廠等資產。上述停產的煤礦由此前當地的小型礦場整合而來,其中包括張家灣煤礦、大河溝煤礦等。根據恒鼎實業2017年年報,張家灣煤礦等5個煤礦的整合產能分別處于90~300千噸的規模。
對于煤礦停產的具體原因,上述恒鼎實業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要還是政策性的原因,區域性的停產。”
不久之前,恒鼎實業的上述煤礦就曾因事故而停產。因張家灣煤礦于2018年10月29日發生一起煤礦事故,張家灣煤礦及恒鼎實業位于攀枝花市的其余4個整合煤礦均停產并進行安全檢查。
恒鼎實業披露的經營數據顯示,2018年11~12月,公司于四川省的原煤產量分別為33千噸、29千噸,分別同比下降42%、47%。
關于停產的情況,前述恒鼎實業內部人士稱,如有進一步消息,會公開披露。
債務問題尚未解決
恒鼎實業曾因出現債務違約而受到市場關注。截至目前,其債務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2015年10~11月,恒鼎實業公告稱,公司多筆貸款及票據尚未償還,公司正籌資應對。據當時公告披露,恒鼎實業或附屬公司在與各家不同銀行訂立的貸款協議中,截至2015年6月30日,尚未償還的本金總額約60.08億元。
彼時,因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煤炭行業步入寒冬,相關煤企經營業績并不樂觀。2013~2015年,恒鼎實業分別取得毛利2.8億元、7750萬元、150萬元,但同期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度(虧損)利潤分別為虧損4.25億元、14.2億元、22.87億元。
近兩年,因煤炭價格復蘇,恒鼎實業經營情況有所改善。恒鼎實業在其2018年中報里表示,各項主要產品的銷量及平均單價均有增長,相信隨著公司煤礦產能逐步釋放,將有助于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并增強運營資金。
經營業績改善的同時,其債務問題亦現曙光。2018年6月,四川省銀行業協會召集部分合作銀行等召開恒鼎實業整體債務重組推動協調會。會上,恒鼎實業介紹了近期經營狀況、前期債務重組工作進展和整體債務重組方案,各金融監管機構表示將支持企業債務重組工作,各家銀行亦表示將配合,盡快完成企業債務重組工作的實質性實施。
目前,上述債務重組工作進展如何?上述恒鼎實業內部人士表示:“還在按計劃往前推進。”
恒鼎實業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若干未償還票據、境內債務等將轉換為公司新發行普通股,債項余額將進一步延長3~5年。“目前,本集團及境內外債權人連同專業人士緊密合作,務求盡快落實方案的細節條款,以編制正式文件以在股東大會上尋求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