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煤主沉浮,因煤而市。多年來,煤炭一直是銅川的支柱產業之一,采選業和初加工為首的重工業占據了工業總產值的很大比例,超重型的產業結構制約了銅川資源合理利用和配置。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大力發展洗選產業,走精細化之路。
一、現實選擇
(一)發展煤炭洗選是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2010年-2018年我市共淘汰地方煤礦45處,淘汰產能1287萬噸/年。尤其是2016年關閉各類煤礦21處,淘汰產能1058萬噸/年。煤礦數量和產量大幅下降,產值也隨之下降,煤礦僅剩21處,設計生產能力1845萬噸,煤炭行業在逆勢中前行。如何搶抓發展機遇,乘勢而上,在新一輪變革中贏得主動,成了銅川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二)推進煤炭洗選是銅川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洗選能夠有效穩定商品煤質量,調整產品結構,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推動企業和產品優勝劣汰,引導資源向優質企業流動,實現煤炭產業集約、高效發展。
(三)推進煤炭洗選是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要求。據統計,動力煤洗選后可提高燃煤效率10-15%,排除原煤中無機硫硫分的60-80%;煉焦煤入洗后,產生的中煤、煤泥和洗矸可以作為坑口電廠和綜合利用電廠的燃料,這對實現資源的高效、循環和清潔利用,轉變煤炭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四)銅川發展煤炭洗選業具有諸多優勢。我市區位優勢明顯,鐵路、公路運輸便捷,建設現代化洗煤廠,有利于實現精煤轉運,中煤、煤泥和煤矸石等低質煤就地就近轉化,減少企業運輸成本。加之我市產煤歷史悠久,煤炭工業基礎好,技術成熟,人才力量充沛,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要素保障。
二、存在問題
一是部分企業對建設洗煤廠積極性不高。我市目前原煤以發熱較高的長焰煤為主,北區煤發熱量符合動力煤和電煤要求,市場銷售不存在問題,因此,煤炭生產企業對精洗動力不足,對建設除塵除矸等環保設施熱情不高。二是市場因素影響煤炭洗選企業利潤。當煤炭市場銷售形勢好時,大多煤炭生產企業直接將原煤銷售給煤炭消費企業,洗選企業難以購得“入鍋之米”,或因煤源制約不能正常生產,或因抬高價位而增加成本;而在煤炭市場低迷時期,煤炭消費企業又常常在煤炭熱值上打壓價格,擠壓洗選企業利潤空間,對發展煤炭洗選產業有影響。三是我市煤炭洗選企業布局尚待優化。我市目前13戶煤炭精洗企業僅3戶設在坑口,運輸有優勢;10戶設在遠離煤炭生產地的區域,運輸成本較高,其中8戶進原料、出產品“兩頭”在外,原料運輸費用大,加重了企業的經營負擔,壓縮了利潤空間。四是環保因素影響。煤炭洗選屬于環保產業,但精洗煤在生產過程中也存在著環保問題。
三、工作建議
(一)要精準普查現存資源,分類利用資源,實現“吃干榨凈”。市級有關部門應對全市原煤的產量、品質等進行普查,根據普查情況精細分類,區別對待。
(二)要高點謀劃,合理布局,推動煤炭洗選企業可持續發展。市級有關行業管理部門應樹立市場意識、現代化理念,高標準、高起點謀劃煤炭洗選產業發展規劃,確保既符合銅川實際,又具有長遠指導作用。應在充分考慮我市煤炭資源特點、礦區生態環境和產品結構等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合理布局煤炭洗選企業,引導企業將發展重點落到煤炭洗選上來。加強宣傳和引導,在小型煤礦集中礦區建設群礦精洗煤廠,鼓勵大型煤炭生產、經營企業兼并、收購、重組小型精洗煤廠,進一步提高我市精洗煤行業整體水平。
(三)要緊盯市場,合理調度,最大程度實現經濟效益。一方面,要密切關注煤炭市場需求,主動向企業提供市場信息,合理組織生產,精準生產市場緊俏產品,提高企業銷量,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要搶抓機遇,加大資金投入。
(四)要細化措施,落實政策,增強洗選企業發展信心。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工業促投資穩增長提質增效的意見》《關于加快煤炭洗選產業發展的意見》,均明確提出了支持發展煤炭洗選業的具體措施,鼓勵煤炭環保、清潔生產。這些政策都具有較強的導向性,必將鼓勵和引導煤炭企業新建或改擴建煤炭洗選項目。
(五)要創新服務,優化環境,持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煤炭洗選業。要真心實意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落實好項目建設包抓制度,寓服務于管理。要主動為企業提供行業標準和服務,引導企業嚴格執行標準,推動轉型升級。要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為煤炭生產、流通企業相互之間以市場化方式,通過合資、技術入股等途徑合作建設坑口精洗煤企業,以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