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又稱氟石,是化學氟元素的主要來源,工業上常用濃硫酸與酸級螢石精粉來提取氟元素。其廣泛應用于關乎國計民生的諸多重要行業,既有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也有制冷、建材、冶煉、光學、陶瓷、玻璃等傳統行業,同時還有國防、電子、軍工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領域。
因此,我國將螢石列為24種戰略礦產資源之一,定位是“可用盡且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中國氟化工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認為,“氟化工的資源基礎是螢石,與稀土類似的世界級稀缺資源”。

1、我國螢石資源特點
2018年,我國查明的螢石資源基礎儲量約為4554.3萬噸,但平均品位較低,僅有34.7%,而品位大于65%的可以直接作為冶金級塊礦的富礦僅有3000多萬噸,僅占單一螢石礦床總儲量的百分之二十幾,占全國儲量的8%,而在這類富礦中品位大于80%的可直接開采商品塊礦僅有1000萬噸左右,占總儲量的不到10%。
除平均品位低外,我國螢石資源勘查程度相對較低,富礦少,貧礦多,以伴生型螢石礦為主,且伴生螢石礦CaF2含量低等。
2、螢石產量
作為礦產資源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的重點對象之一,我國螢石產量逐漸趨于穩定。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于2018年初公布的數據,2017年預計全球螢石總產量為600萬噸,中國產量高達380萬噸,占全球產量的63.3%,是世界上螢石產量最大的兩個國家之一。
2012年至今,全國螢石產量保持在400萬噸左右,年增長率趨于零或為負。考慮準入標準將持續實施,只有趨嚴而無放松可能,因此可以預見,螢石產能受此限制仍會保持稀少,行業供給難以大幅擴張。
3、螢石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我國的螢石行業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總體呈現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經營管理較為粗放、行業集中度不高的特點。規模較大且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螢石采選企業僅幾家,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西、內蒙古、湖南等螢石資源大省,以金石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武義神龍浮選有限公司、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華生螢石礦業有限公司為代表,均為民營企業。
面對企業呈現規模普遍較小、行業集中度不高的競爭特點,國家近年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體現了引導行業走向集中化、規模化、規范化經營,推動行業內企業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
未來一段時間,中國螢石行業的供給趨勢將呈現結構性改變,需求量穩中有降。產品方面,受選礦提純、生產成本、產品質量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單一型螢石礦仍然是酸級螢石精粉的主要來源。技術方面,在伴生礦選礦回收技術方面將會進一步突破,從而改變螢石供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