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資源廳日前透露,該廳三措并舉大力提升戰略性礦產保障能力,去年完成礦石開采量6.37億噸。
一是打好資源增儲攻堅戰。安徽廳精準對接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和主導產業資源需求,制定找礦行動實施方案,實行跨區聯合找礦,實施找礦行動九大專項攻關工程。“十四五”以來,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新增資源量為:鐵礦1.2億噸、銅礦金屬量20萬噸、釩礦礦物量79萬噸、螢石礦礦物量196萬噸、鈷金屬量175噸、鎵金屬量1718噸、玻璃用脈石英礦104萬噸、鎢礦礦物量18125噸、錫礦金屬量3182噸、鈹礦礦物量123噸、鉛鋅礦金屬量24.5萬噸和60.4萬噸。
二是用好深化改革關鍵招。安徽廳以保障戰略性緊缺急需礦產為重點,持續深化礦業領域改革,印發《安徽省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辦法》等文件,以獎勵方式激勵地勘單位、礦山企業提交勘查區塊,鼓勵采礦權人開展深邊部勘查。同時,大幅降低礦業權首次繳納出讓收益比例,推進礦業權“凈礦”出讓,激發礦業市場活力。“十四五”以來,全省競爭性出讓礦業權64宗,出讓收益551億元。其中,去年投放礦業權19宗,出讓收益86.66億元。
三是下好開發利用先手棋。安徽廳積極落實全省戰略性礦產資源產業發展規劃,以推進鐵、銅礦主導產業聚集發展為目標,加大礦山深邊部勘查力度,打造新型礦產資源基地,開展礦山兼并重組、整合技改,使大中型規模生產礦山比例提升至58%;支持省內地勘單位、重點礦山企業“走出去”開發礦業,化解資源供應安全風險。去年全省礦山企業工業總產值1377.64億元,采礦業利潤225.1億元,礦產資源原材料供應有效支撐了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