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價格有支撐,看好具備資金和資源優勢的龍頭企業
根據數據調查,全國骨料需求在180億噸左右,而供給端受環保等因素制約,當前華東區域骨料毛利率維持50%+,盈利良好。隨著中國建材、海螺水泥等水泥龍頭以及中國電建、葛洲壩等建筑央企的快速推動,我們預計砂石骨料行業有望加速洗牌,未來具備資金、資源以及項目經驗的龍頭企業有望在新一輪競爭中勝出。
大型骨料項目投產,區域供求緊張有望緩解
近期我們對安徽省某大型砂石骨料項目進行了調研,該項目總投資約百億,其中礦產資源費39億元,項目主體工程靜態總投資60億元,包括礦山工程34億元、物流廊道工程10億元、碼頭工程16億元三個部分。該項目石灰巖礦儲量19億噸,可用于加工生產31.5~26.5mm、26.5~16mm、16~4.75mm和<4.75mm四種粒級建筑用砂石骨料,兩期全部達產后產能可達7000萬噸/年。一期3500萬噸產線已于今年6月28日投產,該項目的投產,對于緩解長三角骨料需求緊缺狀況有重要意義。
長三角骨料需求大,供給有限拉大供需缺口
自投產以來,公司共進行了四輪競價交易,合計銷售300+萬噸砂石骨料。由于當前產能的限制,競價交易是過渡階段的特殊交易方式,同時也顯示出下游需求的旺盛。項目產品主要銷售市場是長江中下游沿線城市,在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推動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有望加碼,公司預計該區域骨料年需求在7-8億噸左右。而骨料與水泥密切相關,根據數字水泥網,2019年1-7月華東核心區域(江浙滬皖)水泥產量2.4億噸,占全國水泥產量的19%,主要骨料企業擁有38條生產線,僅占全國總產線的17%。
項目物流優勢大,沿江沿海將成骨料產業重要集聚帶
項目所用礦石從開采、加工、運輸到裝船,全部采取封閉式和綜合利用工藝流程,并已建成專用碼頭。項目選用了廊道及帶式輸送機的方案,其中廊道全長12.9km,帶速5m/s,全程輸送僅需45分鐘,噸運輸成本約5元,與汽運方式相比既環保經濟又避免了治超等約束。砂石骨料與水泥類似,存在150km左右的運輸半徑,但由于礦山資源與目標市場往往超過該運輸半徑,且在運輸車輛標準載重和環保整治等因素影響下,我們預計水運將是目前主要的運輸方式,因此沿江沿海也將聚集更多砂石骨料企業。
新項目審批較難,大型企業集團切入有望加快行業洗牌
2019年《關于做好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非煤礦山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2019年全國將關閉1000座以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非煤礦山,新上骨料項目在綠色礦山等審批上預計仍將耗費數年。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方針指引下,砂石骨料行業走綠色環保的工業化發展道路已是重中之重,砂石企業規模化、大型化、集團化、綠色化、生態化已成趨勢。目前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及部分建筑央企均提出了重點發展砂石骨料產業的規劃和目標,若項目實現落地,我們預計將加快行業淘汰和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