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武強走進甘肅建投礦業公司,對正在建設的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項目進行調研指導,助力甘肅建投礦業公司“全國一流 西北第一”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

甘肅建投礦業公司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評審會
武強院士一行先后觀看了甘肅建投礦業公司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項目介紹片和生態恢復治理片,對礦區采場、溜井平臺、生產加工區建設以及生態恢復治理情況進行實地查看。武強院士對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先進的設計理念、一流的設備、領先的工藝技術以及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集成應用表示高度贊賞,對甘肅建投礦業公司響應國家號召,加快推動包括 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在內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厚望,希望通過示范帶動,為整個行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甘肅建投副總經理、礦業公司董事長孟康榮對武強院士一行表示誠摯歡迎,對院士、專家給予甘肅建投礦業公司的高度評價和意見建議表示衷心感謝。表示將充分吸納這些寶貴意見,以“全國一流 西北第一”為目標,打造國家級綠色礦山,樹立起全國砂石行業綠色發展的標桿。

武強院士評審甘肅建投礦業公司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
近年來,甘肅建投礦業公司通過礦山整合、生態修復、和諧礦地關系建設、5G技術應用以及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移動、中國礦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院所、高校的深度合作,在綠色礦山、智慧礦山建設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一步。隨著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項目的即將建成投產,必將進一步加快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又一座國家級綠色礦山將屹立在隴原大地上。

武強院士為產學研基地揭牌

甘肅建投礦業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簽訂產學研基地合作協議
為加強綠色礦山創建過程,更好的在高性能砂石骨料生產與應用、機制砂尾粉處置、安全生產管理、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實驗室共建及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7月31日,甘肅建投礦業公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舉行“高性能砂石骨料及尾礦綜合利用產學研基地”簽約及揭牌儀式。

武強院士在產學研基地揭牌儀式上致辭
武強指出,砂石料是建設工程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近年來,隨著天然河砂禁采限采政策落地及國內外基建市場旺盛需求,砂石行業尤其是機制砂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甘肅建投礦業公司作為國內富有發展潛力的重點砂石企業,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合作設立產學研基地,通過優勢互補和良好互動,隨著人員配備、項目合作以及相關技術公關的進一步推進,必將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助力,進而帶動國內整個砂石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

武強院士學術講座
在甘肅建投期間,武強還以《綠色礦山建設》為題,進行了學術講座。院士深入淺出的講解,為甘肅建投礦業公司加快建設“全國一流 西北第一”國家級綠色礦山,更好的發展綠色礦業提供了思路,明確了步調,指明了方向。
據介紹,甘肅建投礦業公司依托甘肅建投中國 500 強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優勢,在礦山資源開發、礦產品加工、綠色智慧礦山建設、礦山資源整合和恢復治理方面積累了成熟的經驗,在安全生產、綠色環保、信息化建設、科技研發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成為甘肅砂石骨料行業的標桿企業。就在今年5月份,甘肅建投礦業公司與中國科學院、中國移動合作,打造全國砂石行業首個 5G 智慧礦山,成立“綠色智慧礦山聯合實驗室”,以“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在礦山安全、環保、智能化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積極為全國礦山行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武強院士與甘肅建投副總經理、甘肅建投礦業公司董事長孟康榮
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項目是在全面整合永靖縣東山片區砂石骨料資源的基礎上,建設的集砂石料開采、加工、綜合利用為一體的現代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示范園區。項目總投資12億元,包含1000萬噸碎石生產線、100萬噸機制砂生產線和30萬噸干混砂漿生產線,項目按照“全國一流 西北第一”為目標,積極打造國家級綠色礦山和智慧礦山。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砂石骨料生產基地,對規范和帶動甘肅省砂石骨料市場,推動全省砂石行業向著規模化、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甘肅建投礦業公司永靖綠色建材生態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