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岱山經濟開發區的舟山集大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海砂淡化示范基地,堆場中堆滿了原料海砂,不遠處黑膜布覆蓋著一堆近3000噸的成品淡化海砂。記者對比兩處砂料,原料砂手感較黏,其中夾雜著不少貝殼、石子等雜質,而成品砂手搓無黏著感,砂堆雜質相比原砂也較少。
據了解,這是我市首家形成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的天然砂生產基地,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處理河砂和海砂,填補了我市海砂淡化產業的空白。該公司總經理成愷介紹,該項目一期投資近4000萬元,預計可年產成品優質淡化海砂300萬立方米,產值約2億至3億元。二期項目計劃明年初建設。

今年8月,寧波市建材管理中心赴舟山開展凈化海砂示范基地調研。
據介紹,海砂與河砂同體同源,但海砂因海水中有多種物質存在,表層會吸附有機物與無機鹽混合的附著物,阻礙混凝土中膠凝材料與砂體形成穩定的化學結合力,且海砂中的氯離子,會造成鋼筋銹蝕和混凝土老化,最終導致建筑物耐久性大幅下降。因此,海砂需要經過淡化達到國家標準后才能作為建筑用砂。
成愷告訴記者,9月底,該公司生產的首批成品砂已經通過岱山縣住建局指定第三方機構的檢測。記者在這份《砂檢測報告中》看到,參照《建筑及市政工程用凈化海砂》JG/T 494-2016標準進行檢測,該公司生產的成品砂氯離子含量檢測結果為0.000%,低于國家標準的小于等于0.003%,含泥量和貝殼含量檢測結果分別為0.2%和1.2%,均低于國家標準的小于等于1%和3%,可以安全應用于建筑工程中。
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原料砂通過嚴格的檢驗、配砂、分選、粗洗、中分離、精分離、精處理等多道工序,可以將海砂還原成河砂入海前的狀態。記者看到,原料砂隨著輸送帶進入車間后,經過十余道篩選、清洗等工序后送入成品堆場,整個過程幾乎不需要人為干預,車間內干凈整潔。成愷介紹,該公司生產的成品砂質量堪比優質河砂,但最終的市場定價低于河砂。
為了實現全程綠色環保,海砂淡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廢也都有妥善的“去處”。記者在生產車間門口看到,一條傳送帶將篩選出的貝殼、珊瑚石、小石塊等固廢傳出,隔壁是一個污泥處理設備。成愷介紹:“生產固廢中的貝殼可以用于制磚、墊層等;淤泥壓干可用于綠化、填埋以及有機肥的添加料,所有生產廢水經過處理均可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