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在第六屆全國砂石骨料大賽中,千業新材料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砂石骨料產品質量得到了行業充分肯定。
2021年1月,在首屆“全國綠色高質量發展二十佳礦山”評選中,千業新材料從全國入圍40家企業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度“全國綠色高質量發展二十佳礦山”……
2021年 2月,千業新材料在河南省預拌混凝土企業原材料實驗能力比對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河南省預拌混凝土“優秀企業”榮譽稱號……
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千業新材料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最有力的寫照,自2018年8月該公司成立,到2019年4月全面開工建設直至11月試運行,再到2020年正式投產運行,千業新材料就以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為己任,日夜奮戰,攻堅克難,立足保護綠水青山和科學高效生產砂石資源的最佳平衡點,用初心和擔當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了百年焦煤從“地下”向“地面”華麗轉身,以“一流工藝、一流設備、一流質量、一流形象、一流管理”為引領,打造了焦作市、河南省砂石骨料綠色生產的示范性企業。
綠色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山水之美,天造地設,無需努力;那么,發展之美,則顯現功力,日久方成。”從千業新材料項目建設到投產運營,該公司就始終秉承著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也真正把綠色高質量發展目標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落實抓在手上,實現了企業綠色發展、高效發展。
“要提高標準,堅持以安全高效、綠色環保為目標,建設全國一流項目,打造‘花園式’的示范型項目,實現生態綠化與經濟效益互動式發展。”項目建設初期,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在千業新材料項目建設調研中寄予厚望。
勇擔責任,不辱使命。也正是這份初心,作為焦作市東部商砼產業園的“急先鋒”,如何以“綠色手腕”采石造砂,千業新材料也給出了最佳答卷。
“要持續堅持發揚‘特別能戰斗’精神,注重綠色化、智能化、循環化,確保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充分發揮,為推動全省、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焦煤力量。”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世義親自掛帥,并多次到千業新材料調研時要求說。
基于此,焦煤集團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現場督導,千業新材料堅持秉承著綠色、智能、清潔發展理念,把綠色科技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植入建設、開采、生產的每一個流程,先后引進德國進口BHS設備,ABB 集團等國內外智能化環保化先進設備,邀請全國業內專家評審論證,嚴格按照國家類水泥制品及石材加工標準進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從靈魂深處真正認識到綠色建設的重要意義,并把思想化為行動,才能堅定不移、真心實意地建設成綠色高質量企業。”身為千業新材料的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小衛說。
為此,該公司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注重頂層設計,為打造一流的綠色建材產業示范性企業,先后組織相關人員赴陜西瑞德寶爾公司、甘肅天水華建新材、南昌礦機等數十家全國先進同類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生產技術工藝、管理模式、設備選型以及項目建設等經驗。
同時由焦煤牽頭,千業新材料組織由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為組長的全國砂石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了三次論證,最終編制了《焦作市東部商砼產業園(一期)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從大到一座山的動土,一條廊道的開鑿,一棟建筑的奠基;小到一個爆點的位置,一顆樹木的挪動,都精心設計,反復斟酌,制定出科學環保的施工方案,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并對項目建設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及時比對分析,對不合格的設計標準的,立即重新整改,力求每一項指標都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
“中國砂石行業的未來和發展,應該由像千業新材料這樣的企業去挑大梁……”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弈對千業新材料規劃設計后贊譽說。
也正是這份堅持,千業新材料生產工藝選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河南省內首家最先進的“砂石同出”干法生產工藝 ,代表了砂石骨料生產工藝的最新方向,是目前行業內系統最完善、設計最合理的生產系統,位列國內砂石行業“第一陣營”。而破碎系統則采用“顎式+反擊式+立軸整形沖擊式”三段破碎工藝,整個系統采用柔性化設計方案,產品比例、產品性能可控性、可調性強,成為高端建筑的材料首選。
科技因子,賦能企業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振聾發聵。站在生態文明發展的歷史新起點,如何在保護綠水青山和合理利用砂石資源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也是千業新材料綠色高質量發展一直的追逐。
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有高技術的強有力支撐。為此,千業新材料為提升產品研發和品質,還致力打造了技術研發實驗室,成立了產品技術研發小組,配備了混凝土熱物理測定儀、混凝土徐變儀、2000KN微機控制電液伺服壓力試驗機、耐久性試驗標準養護室等先進檢驗試驗設備,在滿足產品質量要求的同時,具有高品質骨料和高性能混凝土研發能力。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還先后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建筑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中國砂石協會建立校企聯合、企協聯合技術研發戰略合作機制,持續不斷完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目前,砂石骨料產品從C10-C80所有系列的混凝土產品都已適配完成。
“在產品研發中,我們還注重砂石對混凝土的支撐及適配,及時對混凝土的粒型、電流負荷等數據關聯度進行調試優化,最大限度提升了產品質量。”談及產品質量技術研發,張小衛自豪地說道。
于此同時,為提升產品質量,該公司還將產品品質觸角延伸,針對生產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等原料提前介入,檢測,真正實現了原材料篩選、生產工藝優化、產品輸出的全過程、全方位優化提升,實現了混凝土產品全覆蓋生產,成為焦作地區為數不過具備C60高性能混凝土生產企業之一。
也正是技術上的不斷追求,從企業建立初期到現如今,該公司還先后健全了科技投入機制和科技管理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評審、申報、獎勵辦法,提升了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和創新能力。2020年全年投入創新資金2800余萬元,共完成創新創效成果56項,其中《篩分分料裝置優化改造》等56個科技項目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切實解決了技術、管理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綠色高質量發展要有節能環保的可靠支撐。秉承綠色環保生態、安全高效節能的發展理念,千業新材料還先后投入環保資金1185萬元,大力開展無組織排放治理工作,在生產過程中,先后在254卸料平臺、緩沖料棚、廢土堆棚增設高壓微霧抑塵系統,二級破碎增設稀相氣力輸灰系統,在成品庫散裝機下料口及附近輸送皮帶密閉廊道,安裝高壓微霧降塵裝置及微米級干霧抑塵裝置,破碎加工在全封閉的環境下進行,從產品加工區到成品庫采用全封閉輸送帶,并配置60臺袋式脈沖除塵器全方位除塵,產品實現了從生產、運輸到裝車全程不落地,破碎加工、卸料點均配備微霧降塵裝置,并通過360°洗車、砂石分離、污水集中回收、壓濾除泥、循環再利用等技術措施,有效降低粉塵產生、噪音污染、污水排放。
“變廢為寶”也是該公司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亮點。基于此,該公司積極踐行礦山無廢化生產,除正常銷售砂石骨料產品外,篩選下的廢土用于土建工程的基礎墊層,各級收塵產生的超凈粉用于電廠脫硫及水泥生產,實現對礦產資源最大程度的綜合利用。
據悉,該公司所生產的產品不僅開拓焦作市及周邊銷售半徑以內市場,砂石骨料銷售已覆蓋商丘、開封、鄭州、焦作等地區,商砼產品銷售供應的項目有創基智谷、東海大道、和興化工等省市級重點工程。砂石骨料月度最高銷量實現58.95萬噸,銷售收入實現3262.43萬元,商砼月度最高銷量實現2.3萬方。
生態和諧,打造美麗家園
綠樹成蔭,古槐生香。
走進廠區,七座萬噸成品砂石骨料倉式儲存庫,直聳云霄。女貞、銀杏、海棠、紅楓、玉蘭等數十種樹木映入眼簾。一年四季,穿行于千業新材料廠區,處處是看不盡的綠色,說不盡的愜意。
步行之間,一顆古槐不得不說,它是一株百年古槐,在廠區內被建設者特意保留下來,經鑒定,樹齡已有365年,種植可追溯于清朝年代。
古槐雖歷經歲月洗禮,屢遭雷火毀壞,如今竟翠葉叢生,生機盎然。它的存在,也詮釋著千業新材料 “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的生態循環理念。
也正是如此,千業新材料堅持以最小的生態擾動量獲取最大資源量的同時,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思維,先后陸續開展了企業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綠滿礦山 美麗千業新材料”美化綠化活動,啟動了生產廠區建設綠色生態工程、辦公場所建設綠色人文工程、職工生活小區建設綠色宜居工程、生產儲備場地建設綠色創效工程“四大綠化工程”,以生態修復和植物造景為主,因地制宜,全面改善廠區廠貌,提升廠區生態景觀,新增綠化面積27664平方米,打造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花園式美麗企業,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砂石骨料企業的“醉美”風采。
智慧與歷史同在。隨著科技、節能、環保的理念植入建設、開采、生產的每一個流程,一座融綠色發展與智能操控于一體的“綠色智慧企業”,款步走來……
現如今,在千業新材料控制室內,只需輕點按鈕,所有設備均實現了遠程操作,砂石入量、生產環節管控、產品質量優化、APP等平臺下單,從預約到進廠、從裝車到出廠全程智能,高效集約;工作之余,職工三五結對駐足在休閑涼亭中,欣賞著廠區美景,談論著生活中的趣事……
“千業新材料項目堅持了安全與質量并舉,綠色與發展并重的原則,有效破解項目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進了產業項目投產達效,真正打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了實現轉型升級,也為焦作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焦作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帶領全市重點項目觀摩組到千業新材料項目投產運行進行現場調研時,對項目成效給予肯定。
不負青山,方得金山。“要在推進綠色發展共享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為打造全國綠色建材企業發揮示范作用。”采訪中,張小衛的話鏗鏘有力。生態藍圖在千業新材料每個建設中手中一筆筆勾勒描繪、綠色底色在千業新材料廠區一輪輪鋪展延伸,千業新材料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腳步越走越穩,目前該公司正規劃“互聯網+商砼”物流項目,順應市場和運輸業轉型發展的趨勢,瞄準3D打印技術的研發應用,著力推動3D建筑材料的產業延伸,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