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啟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以來,積極推動鎮街為主體建設單元,全面營造“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和濃厚氛圍,形成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合力。
義烏市蘇溪鎮作為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2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446億,同比增速86.3%,規上工業總產值349億,同比增速120.3%。工業發展迅猛的背后,是工業垃圾產生量大,管理處置難等一系列問題,蘇溪鎮政府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全面落實工業固廢屬地管理職責,引進專業第三方深入合作,依托大數據管理平臺,結合“網格化+管理”基層管理路徑,有效破解工業固廢處置難題,助力義烏“無廢城市”建設。
創建固廢管理新模式
義烏市首創工業垃圾“五全制”管理模式,即體系“全覆蓋”、企業“全納管”、利用“全品類”、數字化“全管控”和執法“全從嚴”,相關做法得到了省委書記袁家軍的批示肯定。義烏市全域布局工業垃圾收集分揀體系,建成13個以鎮街為管理單元的工業垃圾分揀中心,成為全省首個工業垃圾分揀中心全覆蓋的城市。
蘇溪鎮正是“五全制”管理模式先行先試的“孵化”地,為義烏市第一個建立的鎮工業垃圾分揀中心。該分揀中心結合蘇溪鎮工業垃圾產廢特點,分類、分區開展工業垃圾的二次分揀及資源化利用,對轄區內的工業垃圾實行統收統管,統一收集處置。依托數字化智能管理平臺納入全鎮的工業固廢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準確掌握固廢的來源、去處,有效實現源頭追溯、閉環管控的全生命周期監管網絡,全鎮已有3060多家產廢企業納入管理,產廢企業實現納管率100%。
探索固廢減量新路徑
“工業垃圾再生利用,要從產廢企業源頭抓起”是固廢處置管理的治“本”手段。蘇溪鎮積極開展產廢企業技術幫扶,定期舉辦固廢管理知識“大課堂”,組織集中培訓、現場觀摩,強化源頭分類及管理標準意識,推動建立企業端分類儲存場所。實施企業固廢管理“紅黃旗”制度,每月督考,壓實產廢企業主體責任,切實提升工業垃圾源頭分類、收集、暫存、運輸、處置全周期規范化管理水平。
蘇溪鎮積極探索產廢源頭減量新路徑,針對鎮區內危廢產生量較大的光伏企業,組織專家團上門技術指導,推動企業科技革新、提升改造。其中浙江愛旭建設廢酸減量項目,原年產生廢酸6000噸,項目建成后基本達到廢酸全量清零;華燦光電建設廢顯影液減量項目,顯影廢液產量縮減達90%,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推進固廢處置再利用
蘇溪工業垃圾資源化分類收集中心,也是義烏市首個城鄉垃圾分類資源化減量與再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管理融合體系項目中心和首個低碳靜脈產業園。通過完善垃圾源頭回收品類,集工業垃圾資源化分揀功能區、大件(園林綠化)垃圾收集拆解處置功能區、“白色污染”資源化減量深加工區和再生資源全品類回收體系等四大功能體系為一體的綜合性垃圾資源分類收集利用中心,提升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率,實現碳減排。
蘇溪分揀中心已累計收集工業垃圾總量達66083噸,實現資源化再生利用24003噸,利用率達36.32%。大件垃圾自運營以來回收673噸,基本實現100%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全品類綜合回收量達108780噸。其中新建成的“白色污染”治理配套資源化減量的深加工區每年可回收利用6000噸發泡廢塑料(廢泡沫、珍珠棉),解決了轄區內混合塑料垃圾的去向問題。
堅持問題導向,蘇溪鎮針對高新工業區光伏行業含氟污泥處置難題,建設投用義烏市星仰含氟污泥處置項目,項目建成后處置含氟污泥近3萬噸。補齊能力短板,建設紅武新型墻體、垚鑫新型建材等建筑廢渣、工業污泥回收利用項目,實現工業污泥“不出鎮”。
蘇溪鎮是義烏市“無廢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在義烏市積極推動鎮街“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區位、產業及組織優勢,實現“無廢城市”建設和美麗城鎮定位、城鎮規劃及城鎮治理相融合,進一步彰顯發展優勢,實現綠色轉型發展,助力全域“無廢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