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汽車工業不斷發生著動蕩更迭,重磅新聞接踵而至,持續轟炸著人們的神經:來自法國和日本的汽車聯盟日產-雷諾對克萊斯勒也充滿“企圖”;美國的汽車零部件商們一個接一個破產;世界排名第一的豪華車品牌寶馬有可能將福特的Volvo收入囊中。
11月3日,據知情人士透露,持有克萊斯勒80.1%股份的私人資本運營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已經擱置了與日產汽車的磋商,集中精力應對與通用汽車的談判。通用汽車目前似乎成為了克萊斯勒最有可能的買家。戴姆勒-奔馳在1998年為并購克萊斯勒花費了360億美元,但分析人士稱,現在克萊斯勒總價值最多僅有137億美元。另外,通用汽車可能需要大約100億美元用于對克萊斯勒實施裁員和關閉工廠。
事實上,除了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要合并的新聞之外,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受成本上升和消費不振的雙重打擊,以美國三大車企為代表的世界汽車產業深陷泥潭,眾多汽車巨頭瀕臨破產,國際汽車工業正面臨一觸即發的重組巨變。
應該承認的是,這一系列突如其來或者即將發生的變化將是深刻的,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場世界范圍內汽車工業急需的“新陳代謝”。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汽車業資深專家徐長明表示,從汽車工業的歷史規律來看,每次出現大的經濟危機,汽車產業都會相應出現重組現象。日產雷諾的聯盟、戴姆勒-奔馳收購克萊斯勒,都是在當時經濟環境出現劇烈動蕩之后,困境中的企業為求自保而不斷并購、重組,整個世界汽車工業的格局也隨之改變。
2008年以來,世界各地汽車業幾乎同時出現了衰退潮。日前,摩根士丹利重新修正了年初對全球汽車銷量的預測數據,認為2008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滑0.3%至5810萬輛。果如摩根士丹利所言,2008年將是全球汽車市場總銷量自2001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在歐洲大陸,8月份以來,汽車銷量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汽車市場下滑的幅度都超過20%;寶馬和奔馳等頂級豪華車品牌已經不得不下調年初制定的利潤目標,寶馬在萊比錫工廠在9月停工一周;大眾汽車由于全球市場的低迷,轉而將寶押到中國等新興市場。在俄羅斯,9月份結束了連續4年的高速增長后,銷量迅速減少。被世界汽車業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2008年表現雖優于全球車市,但增長乏力,八、九兩月連續負增長,2008年產銷超千萬的宏偉目標已少有人提及。
亞洲市場情況也不妙。11月3日,來自日本的消息稱,日產汽車將到2009年3月31日結束的本財年凈收益預期下調了53%。這是自從2001年以來日產公布的最慘淡的收益,也是迄今為止所有宣布下調收益的汽車公司中的最大減幅。
(源自:中國機電出口指南)
另外,世界排名第一的豐田汽車,今年以來已經相繼下調集團今明兩年的全球銷售目標。這對產業鏈上游企業造成影響,一些零部件制造商和材料商已開始采取減產、裁員措施。著名日本零部件商電裝公司甚至已經開始裁減日本國內的員工人數。
消費者對經濟缺乏信心,市場銷量下滑,而資金流轉不暢等又連鎖引起新車型研發緩慢、企業日常運轉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另外,金融危機還使車企成本壓力持續增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陷入財務困境的汽車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應商只有尋求更加強大的合作伙伴和買家,全球汽車業大規模重組正在醞釀之中。國外需求減少以后,全球汽車行業都也會加大開發新興市場的力度,例如,會加大在中國的投入,加大和中國合資伙伴的投入、營銷的投入,期待中國的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汽車;同時,還會加大新能源車汽車的開發力度。
(源自:中國機電出口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