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互聯網創新應用,工業互聯網的主戰場在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領域,面向工業、立足工業、服務工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熊夢近日在第四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暨工業行業數字化轉型年會上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已經從龍頭企業內部擴展到了產業鏈的上下游,正在形成大中小型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格局。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速。工信部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5.7%和75.1%,比2012年分別提高31.1個和26.3個百分點。
在礦業領域,“鞍鋼礦業智慧采選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大會評選出的年度十大典型應用案例之一,持續探索工業互聯網為實現礦山數字化轉型升級。鞍鋼集團關寶山礦業公司經理黃貴臣介紹,近年來鞍鋼集團礦業公司著力推進數字礦山建設,通過數字賦能驅動數字化轉型升級。
他表示,“工業互聯網體系為實現礦山數字化轉型升級、建成現代化一流礦山提供了堅實的平臺。同時,智能化制造重塑了礦山的生產管理流程。通過智慧化建設不僅打破管理壁壘的最后一公里,還全面提升了安全水平,取消了傳統礦山的”臟、險、累“崗位。”
黃貴臣補充道,在智慧生產中心,采礦建設數字地質、牙輪導航鉆孔、智能配礦、智能卡調等模塊,通過三維孿生采場,與現場進行一比一還原,十里礦山,盡收眼底;選礦實現生產工藝邊緣優化控制;在智慧安全中心,通過互聯平臺可以做到統一報警、統一分析、統一管理,全面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在智慧保障中心,實現設備在線感知,在線點檢;在智慧運營中心,實現集中管控,垂直化調度,構建業務、財務融合管控運營。
據介紹,2021年2月7日,鞍鋼召開了數字鞍鋼建設啟動會,打造數字鞍鋼,根據這個工作方案,將圍繞著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形成四化指標考評。
鞍鋼礦業設計院副院長陳洪彬表示,在后期礦山投入運營的采場選廠,基礎自動化做的都比較扎實,在這個基礎上,鞍鋼礦業和中科院過程所、中科院沈自所、北科大、華為、中國恩菲、電子六所等國內一流的科研院所、高校、信息與通信技術企業合作,著力突破數字化礦山建設面臨的瓶頸問題對礦山數字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在數字化建設中,在工業互聯網的大平臺下,使用新模式指導,補齊感知與自控短板,并且不斷探索新技術在建設過程中的落地。
在“雙碳”背景下,節能減排成為行業內的“必答題”, 陳洪彬介紹,鞍鋼礦業致力于把資源充分利用、節能減排和礦山生態恢復,從礦山開采源頭、生產過程直至終端利用入手,力求每個環節都向“綠色低碳礦山”的方向發展。
此外,與以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不同,為提升能源利用率,鞍鋼礦業按照礦山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礦區環境生態化的“五化”基本要求,開啟了綠色生產制造的全系統管控模式,制定了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環保節能具體目標。不僅如此,鞍鋼礦業每年還結合技術改造和設備大修實施一系列的節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