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葉礦區光伏發電場
11月21日,走進桂陽縣荷葉礦區廢棄煤矸石堆存點。幾臺運輸車正在加緊作業,工人們忙著將廢棄煤矸石裝車送往周邊建筑公司進行深加工。
荷葉鎮是遠近聞名的“煤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荷葉礦區開采歷史悠久,經多年無序開采,境內遍布廢棄煤矸石,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荷葉礦區就有53個廢棄煤矸石堆點,廢棄煤矸石約530萬噸。
近年來,桂陽大力推進礦區生態修復,采用市場化方式開展礦區生態修復。引進南方石墨有限公司、湖南建工集團、湖南省祺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對荷葉礦區進行統一規劃開發,規范礦區資源開采,提高資源轉化利用效率,推動礦區復綠。
荷葉礦區煤矸石綜合利用加工廠
“我們對廢棄煤矸石堆進行綜合利用,根據煤矸石組成進行分選加工銷售,用于生產建筑砂石料、制磚和筑路等資源和利用,實現‘變廢為寶’”。湖南省祺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汪圣焯表示,煤矸石深加工成品已經建立銷售渠道,遠銷粵港澳、長株潭地區。
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李建國表示,現在每天可以綜合利用煤矸石8000到10000噸。通過對矸石堆的資源轉化,每年可為礦區生態修復項目提供資金1500余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目前當地礦區已投入4000余萬元,建成煤矸石全自動加工生產線,達到最大800噸/小時的煤矸石處理能力。荷葉礦區完成390余萬噸煤矸石資源化處理、利用,修復耕地和林地46公頃。
此外,桂陽縣因地制宜,采用了“綜合利用+工程修復+光伏”的模式,充分用好“礦區土地”,發展清潔能源項目。采取“林光互補”“牧光互補”“農光互補”的方式,在整理荷葉礦區修復后的土地上,將光伏發電與農業種植、畜牧有機結合,實現“板上光伏發電,板下現代農業”。
荷葉礦區建成煤矸石全自動加工生產線
“荷葉鎮光伏發電項目占地600畝,總投資1.4億元,年發電量可達2000萬度,產生經濟效益1700余萬元。這能進一步節約標煤754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8803噸。同時每年可為干塘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18萬元。”荷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小尉說。
“山綠了,水清了。環境好了,空氣也新鮮了。我們農村放牧,牛羊都有好草吃了!”感受到家鄉的變化,荷葉鎮干塘村村民王六中高興地拉著筆者說,“哎呀,這日子過得美!”
礦山披綠意,生態奏富曲。昔日寸草不生的矸石山,如今面貌煥然一新。綠色還在一米一米向更深處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