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市聚焦煤礦重大災害治理和重大風險管控,構建“12345”安全監管體系,打好煤礦領域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攻堅戰”。
樹立“一個理念”。明確提出所有安全隱患都是可以控制的、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零死亡”安全理念。多次召開煤礦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常態化與屬地監管部門、煤礦企業開展座談交流,強化安全動員;錄制24期“礦長話安全”節目,由煤礦礦長面向社會公開承諾,使各級各部門、單位認識到“只要投入到位、管理到位、培訓到位、規程落實到位,煤礦長治久安是可以實現的”。
突出“兩個抓手”。一是創新實施標準化提檔升級行動。推動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化、體系化,現場作業規范化、標準化,現有一級、二級標準化礦井27處、14處,占比超過93%,在全省主要產煤市中位居首位。二是編制《濟寧市“本質安全型”礦井創建檢查手冊匯編》。明確四個方面檢查標準、七大工作體系,配套開展“分區分段”可視化網格管理、煤礦基層班組建設活動,夯實基層安全基礎。
抓好“三個關鍵”。一是抓好重大災害治理。針對煤礦災害防治,舉辦了24期“每月兩講”、8期“云講堂”專家講座,培訓人員2.7萬人次;出臺《煤層自然發火九種情形防治要點》等文件,指導企業加強災害風險管控。二是抓好干部職工素質能力提升。開展煤礦礦長、安全總監安全管理能力測試,狠抓煤礦“關鍵人”素質提升;編寫《煤礦安全生產畫冊》,增強職工自?;ケR庾R;開發手機端考試小程序,隨機抽考專業技術人員,促進業務能力提升。三是抓好智能化建設。全市36處煤礦實施了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02個,智能化開采量占84.68%,4處煤礦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通過數量全省第一。
強化“四個管控”。一是強化施工過程行為管控。健全煤礦工作單元操作流程制度,每班作業前填寫《工作單元流程操作票》,向作業人員告知現場安全風險和注意事項。二是強化安全技術管理管控。規程措施編制前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實地勘察,編制完畢后,總工程師必須組織召開規程審查會。三是強化遇條件變化的安全管控。當施工條件發生變化,立即停止作業,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施工。四是強化危險作業安全管控。將危險作業納入重點管控,作業前必須制定作業方案和應急措施,辦理審批手續,確認作業人員的上崗資格、身體狀況符合要求后方可開工。
實施“五項措施”。一是推進“互聯網+”監管。建設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接入煤礦安全數據,對煤礦實現動態監控,確保監管“不斷線”。二是創新執法模式。構建“1+2+N”(聚焦“實現安全生產”1個目標,強化“全流程從嚴執法、全過程業務指導”2個抓手,采取“分類分級執法、借力引智執法、執法聯動通報、技術方案審查”等N項舉措)的執法模式,今年以來共檢查企業130家次,立案處罰2146.5萬元,檢查數量、處罰力度均居全省首位。三是強化監管監察合力。會同礦山監察部門開展季度風險研判、“雙專雙查”、勞動用品專項檢查等活動,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四是“借腦引智”聘請專家查隱患。委托中國礦業大學聘請高層次行業專家,深入企業進行“把脈問診”,協助企業查隱患、控風險。五是實施“每周一案”警示活動。向企業推送79個事故警示教育視頻,用案例教育人,用事故警示人,教育引導職工按章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