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據湖南省水運事務中心消息,湖南2023年開展運砂船舶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運砂船5827艘次,發現并整改問題(缺陷)615個、立案207件,實現運砂船安全隱患“動態清零”,切實遏制水上交通事故發生,維護全省水運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據悉,運砂船舶專項整治行動自2023年5月開啟,為期3個月,重點針對湖南籍砂石運輸船舶、在湖南省轄區內從事砂石運輸的非湖南籍運砂船舶以及運砂船舶停泊、作業、航行的重點區域,重點整治船舶證照不齊、配員不足、違規裝載、標識不清、不按規定開啟和使用助航設施設備、超核定航區航行、運輸非法砂石、違規航行停泊作業等情況。
行動期間,湖南省各級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水運事務中心、航道事務中心等強化現場檢查和航道巡查,嚴格實施船舶安檢監督,加強信息化監管手段應用,保障了整治工作成效。共檢查運砂船5827艘次,發現整改問題(缺陷)615個、立案207件,扣留和吊銷證書證件116本,責令停產停業5家,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268.34萬元,實施船員違法計分678分,通報其他部門37件,移送公安機關8件。
整治行動中,岳陽市加大整治力度,共計檢查運砂船2442艘次,立案查處運砂船99艘次。懷化市根據轄區實際情況擴大整治范圍,對轄區采砂船也開展了專項整治,嚴查采砂船不按規定或不在指定水域內采砂、停泊、裝卸等行為。湘西州部分地區聯合當地水利部門形成整治合力,確保清除運砂船安全隱患。益陽、永州、湘潭市加強對整治行動的宣傳引導,其中,益陽市發放宣傳單600張、通過電子顯示屏宣傳相關政策40余次;永州市張貼宣傳海報490余張、懸掛宣傳橫幅60余條;湘潭市建立投訴渠道,公布運砂船違法違規行為群眾監督舉報電話、郵箱,鼓勵社會監督,營造良好的整治氛圍。
據介紹,湖南下一步將加強協同聯動,推動各市州、單位間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水域、跨地區、跨部門的通報、協查工作機制;強化科技應用,督促轄區船舶按要求開啟和使用AIS設備,進一步推廣使用湖南智慧水運安全監管平臺的電子巡航功能,定期開展遠程巡航檢查;形成整治經驗,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持續保持對運砂船舶安全監管的高壓態勢,切實鞏固運砂船舶專項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