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兩山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兩山公司)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以下簡稱“兩山”)雙向轉化通道,著力建設“兩山”轉化示范城市,努力在助力江西省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中奮勇爭先。
創新構建“兩山”轉化平臺
今年,兩山公司通過優化公司架構、打造生態資產運營平臺、構建生態資產價值評估試點等一系列舉措,不僅在企業層面實現了資源的整合和業務的拓展,更為區域綠色發展、生態產業化探索出一條創新之路。
為做大做強兩山公司,今年,吉州區對該公司架構進行了優化,將涉及綠色資源資產和業務整合至兩山公司,將原本分散的資源資產整合,形成統一的運營平臺,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兩山公司產業也擴展至河道采砂、文旅、污水處理、新型農業、智慧停車場經營等領域。
4月,吉州區生態資產運營平臺正式上線,這是兩山公司打造的吉安市首家生態資產運營平臺。平臺的成立,將推動生態資源所有者與開發者、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有效合作,引導市場與政府共同打通“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轉換通道,帶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實現生態產業化。
打造生態資源資產價值評估試點,兩山公司以吉州區釣源古村為試點,組織專業團隊,運用科學方法對釣源古村的森林、水體、古建筑等生態資源進行全面調查,并對生態資源、文化機制進行評估,形成了吉州區釣源古村生態資產價值評估報告,打好“VEP+”示范基礎;同時,在生態資產運營平臺上基于三維仿實技術“古村落生態價值評估”,打造“數字孿生古村”,在虛擬仿實環境下進行生態價值評估與呈現,動態展示高附加值生態資產的坐落樣式分布,在國內首創基于三維實景生態價值評估與全景仿實呈現。
完善“兩山”轉化多元化路徑
兩山公司依托山、水、水庫水面、采砂、古村落價值開發等豐富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金融杠桿撬動作用,全力暢通“兩山”轉化通道;同時,破解生態資產“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現狀,推動生態資產市場化交易變現。今年以來,兩山公司積極推動水庫存量資產盤活項目落地,已完成瀘水、禾水河道范圍內經營權市場化交易,交易金額3.35億元,該項目已獲綠色金融貸款2.7億元;釣源古村已獲“VEP+生態古村貸”綠色貸款8000萬元;區內停車位經營權盤活交易金額3.74億元,獲批綠色金融貸款規模3.5億元。
打通“綠水青山——生態文旅——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該公司基于生態產品價值評估結果,積極探索多種轉化機制,將生態價值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在項目建設資金方面,積極運用VEP評價結果,通過“VEP+生態古村貸”向吉安農商銀行成功申請項目資金貸款8000萬元,用于古村的工程建設和綠化種植,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所需的資金問題,推進旅游開發、文創建設等,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同時,依托釣源古村的生態和文化資源,推出了一系列生態旅游和文化產品,創新性地開發了“古村+生態”特色旅游線路。此外,該公司探索生態資產評估核算試點,打造全省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共建點、全省首個碳中和景區,典型經驗被推薦至國家發改委,走出了一條古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共融互促的路徑。
打通“綠水青山——鄉村振興——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兩山公司計劃在全區四個鄉鎮組建鎮級“強村”公司,定位為吉州區鄉村振興的國有企業,擔負農、林、水、旅游及農產品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投融資、運營和資源開發與利用等職能,以此推動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發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吉州區涉農要素資源一體化整合,聚焦鄉村資源稟賦優勢,打造強村平臺,構建新型利益聯結機制,助力吉州區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兩山公司通過實施一系列舉措,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布局“兩山”轉化通道,對全區生態資源進行規模化收儲、專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形成了“兩山”轉化模式。目前,該公司已收儲“兩山”類資產46.29億元,收儲規模較年初增長4.39億元。
今后,兩山公司將按照吉安市委、市政府“全省走前列、全國有影響”的目標定位,認真貫徹落實市、區“兩山”轉化突破攻堅戰指揮部工作要求,不斷做大做強公司,力爭3年內公司資產規模過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