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隨著一輛輛滿載鐵礦砂的車輛從蒙古布爾嘎斯臺口岸駛向老爺廟口岸,進口相關的檢疫、查驗、放行等一系列監管工作在哈密海關關員的全力努力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該批鐵礦砂在放行后第一時間進入國門區新投入運營的新疆和潤通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稅倉庫以及其他監管倉庫。
老爺廟口岸緊鄰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布爾嘎斯臺口岸,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讓老爺廟口岸成為自蒙古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據哈密海關統計, 7月3日,老爺廟口岸入境重車166輛次,入境貨量突破1萬噸,當日過貨量創今年以來單日新高。
為保障進口鐵礦砂高效通關,哈密海關歷年來始終將提升口岸通關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靠前服務,為企業紓困助力。今年,哈密海關積極推進老爺廟口岸新建保稅倉庫啟用,通過“接橋交接”新模式運行、智能卡口啟用、進口企業新增、成立青年干部突擊隊加班加點驗放車輛、實驗室檢測本地化等措施全力推動進口鐵礦砂通關提質增效,有效提升了老爺廟口岸通關過貨能力。
“海關提供的便捷通關服務非常對我們的幫助很大,耐心的指導,以及對我們遇到的困難一一做出回應,哈密海關的這些工作都大幅縮減了我們的通關成本,讓我們進口的鐵礦砂能更快地投入生產。”新疆驊豐聯合商貿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業務負責人邢皓楠說。
哈密海關副關長伊力寶阿布塔里甫表示,哈密海關持續優化進口鐵礦砂監管模式,深化“雙智”建設,管好用好智能卡口、H986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毫米波等智能監管設備,實現通關信息化、便捷化、智能化。同時加強與聯檢單位的交流協作,用好監控平臺及信息共享機制,在最早的階段發現口岸異動,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反應,用最好的辦法處理問題,持續縮短司乘人員通關時間,全力保障礦產品資源供應穩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