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來,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加快智能化礦山建設和基建采剝工作,嚴格按照礦山安全設施設計組織施工,主要運輸道路貫通,比設計生產進度縮短了20天,完成采礦6萬噸。

7月9日,在位于和田縣境內的火燒云鉛鋅礦采礦工程作業現場,挖掘機、潛孔鉆機、破碎錘正在作業,將剝離出來的巖石裝車、拉運,現場一派繁忙。新疆火燒云鉛鋅礦海拔在5600米左右,是鉛鋅礦床海拔高度世界之最,也是目前我國探明資源量最大的鉛鋅礦,金屬儲量超2100萬噸。該礦采用露天開采方式,開采規模每年250萬噸。
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地處和田喀喇昆侖山中部,該礦鋅鉛平均品位分別為23.37%和4.60%,鋅+鉛品位27.97%,具有礦床規模大、礦石品位高、開采加工工藝簡單等特點,自6月17日火燒云鉛鋅礦取得采礦工程基建批復以來,礦山已完成礦區主要運輸道路和礦石堆場的建設工作,累計完成采剝總量60萬立方米、采出副產礦石6萬噸。
“2024年8月,預計完成采剝總量150萬方,采礦25萬噸,建成礦山生活區道路、圍欄等設施,啟動爆破器材庫和油庫建設,穩步實施礦山工業場地、破碎站、地磅、油庫、加油站、礦山營地等基礎設施建設。”新疆火燒云鉛鋅礦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礦長丁越說。
2024年初,新疆火燒云鉛鋅礦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實施“火燒云鉛鋅礦成礦規律、控礦因素研究及三維定位成礦預測”等項目,進一步對主礦體開展探邊摸底和礦權區內異常查證和找礦工作,力爭再新增鉛+鋅金屬量100萬噸。
“通過我們與火燒云鉛鋅礦開展的科研項目,可以達到幾個關鍵目的,一是明確火燒云和火燒云鉛鋅礦成礦帶的一個成礦規律。二是通過火燒云和薩岔口以及多寶山等典型礦床的一個對比研究,可以明確它的物質來源以及它的成礦時代,進而總結區域上的找礦標志,分析火燒云以及外圍的一個找礦潛力,從而為下一步區域找礦提供一個方向。”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博士后胡軍說。
為加快智能化礦山建設,新疆火燒云鉛鋅礦還加強與恩菲、中鐵十九局、華為希迪智駕、易控智駕等企業交流合作,加快推進礦區專用道路、電網通信、無人駕駛礦卡、綠色智慧礦山建設等方面工作,在開采中逐步實現礦山生產機械化、智能化和無人化,達到國內先進技術水平。
新疆火燒云鉛鋅礦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礦長丁越說:“火燒云鉛鋅礦提前布局智慧化礦山建設,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卡調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和健康監測系統,礦山設立了先進的安全環保設施,在高原礦山率先采用了零海拔增壓建筑,努力將火燒云鉛鋅礦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科技創新型、和諧發展型礦山。”

據了解,新疆火燒云鉛鋅礦項目總投資261.7億元,其中采礦工程122.21億元,長距離礦漿輸送管道工程54.33億元,冶煉工程85.16億元。截至2024年5月,新疆火燒云鉛鋅礦已完成采礦工程投資82.46億元,建成大紅柳灘指揮營地、甜水海中轉營地、火燒云生產營地,完成礦山化驗室等附屬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礦山項目,并在下游布局建設大型鉛鋅金屬延展加工產業鏈基地。
“項目達產后年產鋅錠56萬噸、鉛錠11萬噸,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06億元。項目規劃建設下游鉛蓄電池、鉛合金、氧化鋅等深加工產業鏈,力爭通過3-5年的發展期,實現鉛鋅上下游產業年產值500億元以上,年利稅10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5000余人,逐步形成以鉛鋅金屬采選冶為主體,集商貿物流、工程建設、運輸服務、礦業投資、地質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智慧化綠色產業集群,力爭在十年內將和田地區打造成中國的‘鉛鋅之都’。”新疆火燒云鉛鋅礦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