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長沙數字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揭牌儀式上,長沙市政務數據授權運營平臺上線,與兩家銀行首單簽約。
“這意味著,全省第一條政務數據產品生產線率先投產。”長沙數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寧說。
這條特殊生產線如何運行?看不見摸不著的大數據做成產品,成功推向市場,將如何做到?
“‘數據礦山’中可能有金礦,更多是廢石”
過去人們用紙筆記錄,缺乏數據。于是人們搭建平臺、建設系統,海量數據由此產生。
如果把數據比作礦石,目前仍有大量數據礦石沒有進行處理,僅僅堆放在那里,壘成數據“礦山”,純度低,僅夾雜著少量的金、銀、銅、鐵,但絕大部分是沙石。
如何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始終是一大難題。
“‘數據礦山’中可能有金礦,更多是廢石。”唐寧告訴記者,只產生數據、使用數據,但沒有管理運營好數據,是以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普遍問題。今年,華中科技大學就新增了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可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已成為國家所需、社會共識。
數據產品生產線的第一道工序,首先是完成數字化,通過數字新基建,建系統、搭平臺,生產源源不斷的質量穩定的數據資源,形成數據“礦山”。
第二道工序,便要對“礦山”進行分類分級管理,選礦冶煉提純,銅歸銅、鐵歸鐵,即通過數據的登記確權、治理加工,形成不同主題品類的優質數據。
最后一道工序,是匹配客戶的需求,將各類金屬融合成合金做成產品,即在算法模型的加持下,將各類數據融合,形成高階數據產品。
滿足客戶需求的數據產品,可以精準賦能金融、安全、交通、文旅等各類場景,降本增效、提升體驗、優化決策,從而實現數據價值。數據從產生、生產、銷售直到場景應用端,數字產業鏈隨之拉長加粗。
揭牌儀式上,長沙數字集團與兩家銀行簽約。按照數據產品生產線的生產流程,后續,長沙數字集團將融合海量政務數據和行業數據,針對銀行個性化需求,定制相應的數據產品,讓銀行能更科學地進行貸前、貸中、貸后管理,提高金融機構效率,降低不良貸款。
“我們打通了數據變現的‘村道’”
記者看到,長沙市政務數據授權運營平臺,劃分了場景征集、數據目錄、數據產品、產品需求等多個板塊。
點開產品需求,金融服務、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等領域企業,均可以在此提交需求,尋找潛在服務商。
大數據唯有與實體產業相融合,才能釋放魅力、產生價值。
揭牌儀式上,長沙數字集團與長沙城發集團、軌道集團、交投集團、國控集團、燃氣集團5家長沙市屬國企,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華為、高德等11家數字生態戰略合作伙伴,集中簽約。
長沙數字集團與金融機構簽約后,將根據合作情況,開拓文旅、智能制造、交通等領域,為數據產品尋找更多賦能場景。
長沙數字集團在全省率先探索生產數據產品,這是未來數據從資源變成資產,實現資本化的必經之路。
“我們打通了數據變現的‘村道’。”唐寧說,這條“村道”將來會成為“鄉道”“縣道”“國道”“高速”,通道也會越來越多。
據介紹,長沙數字集團力爭到2035年,集團資產規模達60億元,營收達10億元,成為全國一流的數字產業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