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危機影響向實體經濟蔓延,繁榮一時的拉美汽車業也被拖入泥潭,跨國汽車制造巨頭在這一新興市場的淘金戰略受到沖擊。
拉美是近年來跨國汽車廠商爭相投資的新興市場之一,該地區旺盛的需求給這些企業帶來了突破性的利潤增長。但是,隨著信貸不斷收縮和消費信心日益下跌,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已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重要汽車市場顯現出來。韓國起亞公司甚至凍結了在拉美的投資新計劃。
巴西是世界汽車廠商在拉美最大的投資市場,該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活躍的對外貿易獲得了大眾、福特和通用等眾多汽車廠商的青睞,該國的汽車制造業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5%。不過,目前在資金枯竭和需求疲軟夾擊下,巴西汽車業陷入困境。
據巴西全國汽車商協會的統計,2008年10月,巴西汽車銷售下跌了11%,為近9年來首次下滑。由于購置新車的付款期限縮短、貸款利息提高,更多的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二手車市場。
巴西圣保羅和米納斯吉拉斯州宣布給汽車業提供20億美元緊急貸款,而此前聯邦政府已發放了18億美元貸款以刺激汽車業。
拉美另一個汽車制造大國墨西哥也好景不再。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08年以來該國的汽車銷售萎縮了3.4%,僅10月份銷售額就比2007年同期減少了14%,對前景的不確定性讓許多消費者放棄了購車計劃。盡管2008年以來墨西哥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實現了16%的增長,但是隨著近期美國市場的大幅收縮,這一良好出口局勢難以為繼。
此外,汽車制造業生存危機在拉美引發的社會問題也令人擔憂。由于汽車滯銷,菲亞特、通用、本田和大眾等廠商要求其在拉美企業共1.8萬名員工強制休假而引發不滿。本周阿根廷上千名工人抗議雷諾、標致、大眾、奔馳和通用等企業停產。目前該國已有近萬名工人受到影響。
目前看拉美汽車業艱難狀況很難有轉機,因為整個經濟環境都不景氣。世界銀行日前指出,全球主要經濟體潛在的經濟衰退可能在拉美地區引發多米諾效應,拉美國家應警惕金融風暴核心正從虛擬經濟蔓延至實體經濟,從投資型企業擴散到生產型企業,殃及保險、汽車、建筑、礦產等諸多領域。
(源自:中國機電出口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