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六安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成立多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明確5項攻堅目標和83項攻堅內容,定細目標靶向發力,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有序開展。
扎實推進產業結構及重大災害治理攻堅。嚴把安全準入關,存在問題的一律不予通過。積極推進霍邱礦區非煤礦山區域規模化發展,嚴格按照“三個一批”工作要求,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2024年以來,全市已關閉退出礦山2座、正在關閉3座,資源整合礦山1座、正在整合2座,已銷號尾礦庫3座、正在銷號2座。通過先后2次集中培訓,邀請省級專家逐一審查把關,全市14座生產、基建非煤礦山完成了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普查開采形成的采空區7459.75萬m3,廢棄井巷8處,地質構造40條(個),含水層43個,導水構造帶7條,封閉不良鉆孔137個;完成地面物探工程4
8點、14489m、22200k㎡,地面鉆探7145m,井下鉆探9961m。
扎實推進安全科技支撐及從業人員素質能力提升。督促企業先后購入使用錨桿臺車、撬毛臺車、噴漿臺車等設備設施212臺(套),實現172個崗位無人值守,12座重點非煤地下礦山實現井下關鍵地點、重點部位安全風險的實時監測和智能識別。建成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接入企業監測設備1378個、監控設備611個,實現對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的監測、評估、預警和趨勢分析,并在全省率先與省平臺連接。2024年以來,國家、省級調研及現場會在我市開展4次。認真開展主要負責人履職專項檢查和集中培訓、考核,采取吸收、清退等方式全面取消井下勞務派遣人員685人。通過5個科目比武,檢驗175名班組長應急處置和逃生、隱患排查和風險辨識等能力。舉辦2024年金屬非金屬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演練,多場景凸顯新裝備、新技術在非煤礦山應急救援中的運用。
扎實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及安全監管能力提升攻堅。組織開展全覆蓋的非煤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共檢查非煤礦山32座次,排查整改隱患和問題共222條,其中重大事故隱患2條,并對4條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清單,每月進行跟蹤、統計、督辦,并通過全市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對工作開展緩慢的縣區、企業進行點名通報。2024年以來,全市共排查重大事故隱患78條,已整改78條。針對薄弱環節和關鍵時期,我市組織開展了防范車輛傷害和高處墜落事故、頂板管理、防滅火、汛期、歲末年初等專項整治,共檢查非煤礦山201座次,排查整改隱患問題1225條,進一步提升非煤礦山安全管理水平和監管能力。同時,堅持把“打非治違”作為有效防范和遏制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共事前立案3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