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近日表示,我國將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嚴格控制協議出讓,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稱,將制定不當干預礦業權競爭性出讓交易行為防范事項清單,嚴禁違規設置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妨礙經營主體依法平等參與礦業權競爭性出讓、限制礦產品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等條件,以及其他妨礙礦業權市場化交易的隱性壁壘。

2024年1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這是礦產資源法自1986年頒布實施以來的第一次大修。新礦產資源法的一大變化就是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礦業權的制度上升為法律,明確規定礦業權應當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等競爭性方式出讓。
自然資源部負責人稱,這是為破除礦產資源領域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推動建立礦業權市場化交易長效機制的三項措施之一。
另一項變化是嚴格礦業權出讓權限管理。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結合資源儲量規模、經濟社會價值及戰略重要程度,科學合理確定出讓區塊勘查開采礦種,嚴禁越權出讓。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市、縣兩級礦業權出讓工作的指導監督,對越權出讓行為及時予以制止糾正。
同時,我國將加強礦業權出讓交易監測。依托全國礦業權登記信息及發布系統,實現礦業權出讓信息檢查、異常項目清單推送、核實整改、跟蹤督導的全過程管理,切實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監測效率和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措施是對礦產資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變革,對提高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全球各主要國家紛紛提升國內礦產資源尤其是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以確保能源礦產安全。國際能源署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鋰的需求量將是2021年的7倍。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35年前,我國戰略性礦產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將面臨消費數量和種類雙增長的態勢。
最近一段時間,自然資源部密集發布礦業權出讓公告。如自然資源部組織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實施2025年重慶黔江1區塊頁巖氣勘查等3宗探礦權掛牌出讓。今年3月,新疆在阿克蘇市舉辦了今年首場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推出一批市場關注度高并有望成為國內有實力企業投資熱點的礦業權出讓項目,涉及礦業權項目171個。
此前,自然資源部也不斷加大鼓勵礦業投資、繁榮礦業市場的政策供給,出臺了《關于鼓勵地勘單位和礦山企業提供勘查區塊建議 促進戰略性礦產勘查的通知》《關于加強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裝備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業內人士稱,在一系列鼓勵支持政策帶動下,我國礦業權出讓有望逐漸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