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鶴壁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產業集聚區、全面構建現代產業框架的要求,鶴山區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提出了“產業外拓、服務中聚”的發展理念,在發展中心城區的同時,規劃了韓林澗產業片區,實現產業的集中發展和土地的集約利用。韓林澗產業片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重點打造“一路兩園”,即北站路兩邊和煤炭物流園區、陶瓷園區。
韓林澗煤炭物流園區位于鶴山區東部,與山城區接壤,并與山城區的陶瓷產業集聚區相銜接,是我市總體規劃中的重要產業基地。園區以軍鶴線以東的鐵路沿線兩側用地為基礎,以現有村莊韓林澗為中心向四周拓展,東到鶴山區行政邊界,西與中心城區規劃的北站社區相連、緊臨韓林澗水庫,北與中心城區規劃的龍宮街銜接,南到羑河,規劃建設面積1500畝,近期設計規模年運銷煤炭總量1500萬噸,其中洗精煤900萬噸,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7億元、利稅10億元;遠期設計規模年運銷煤炭總量2500萬噸,其中洗精煤15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5億元、利稅17億元,重點擺放煤炭物流、洗精煤、型煤等項目,計劃用兩三年的時間建成全省最大的煤炭洗選和倉儲物流交易中心。
發揮區位優勢,重點發展煤炭洗選和倉儲物流
煤炭產業作為鶴山區重要的支柱產業,長期以來不僅拉動了鶴山區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也為全市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和煤炭資源的限制,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步伐成為鶴山區的一個重要課題。
按照市委書記郭迎光在鶴山區調研時提出的要求,鶴山區積極調整發展思路,依托境內的煤炭資源優勢和已經開工的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將發展的重心逐步轉移到煤炭洗選和倉儲物流上來,努力將產業由“地下”轉移至“地上”。
鶴山區發展煤炭物流優勢明顯,轄區內有鶴煤公司二礦、三礦、四礦和九礦4家國有大型煤礦,還有12家地方小煤礦,距安陽煤田僅20公里,距河北峰峰礦區80公里,距山西煤源150公里,煤炭資源豐富,產業基礎牢固。2009年底,途經鶴山區,橫跨晉、豫、魯三省的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開工,為物流園區充分利用晉煤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園區南部有羑河,西北部靠近韓林澗水庫,庫容為18萬立方米,可為煤炭洗選提供大量工業用水;西部有220千伏的桃園變電站,可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充足的電力。可以說,園區內的企業在煤炭供應、用水、用電等方面均無后顧之憂。
經過洗選,原煤至少增值40%
在園區內的金龍煤炭有限公司,一條巨龍般的輸送走廊橫貫整個廠區。隨著傳送帶的輸送,原煤源源不斷地進入粉碎車間、懸浮車間等,每從一個車間出來,都經受了一次“洗禮”。經過配煤、篩分、破碎、選煤一系列流程,原煤被分門別類,有塊頭較大的煤矸石,也有細碎的中煤、精煤等不同種類的成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在分離口,各類成品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一噸原煤可以洗出0.7噸精煤、0.2噸中煤,剩下的是煤矸石和煤泥。一噸原煤價格也就是600元到800元,而一噸精煤可以賣到1200元到1400元,一噸中煤也能賣200元到300元,煤矸石和煤泥也各有用途。經過洗選,原煤至少增值40%。可以說,我們洗的不是煤,而是金子。”該公司負責生產的副廠長趙春明風趣地對記者說。
據他介紹,金龍煤炭有限公司總投資8000萬元,占地110畝,年洗選煤能力為120萬噸。公司的整個流水線自動運行,工人們只需在車間做好控制工作。
不僅是金龍公司,園區內投入生產運營的企業均產銷兩旺,一輛輛重型卡車進出園區,運送著產品;而在建項目也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施工景象。截至目前,占地700畝的煤炭物流園一期工程已入駐辰龍公司、金龍公司、豫鋒公司、昕航公司、安順公司、宏源公司和宇龍公司等7家企業,總投資5.9億元,設計年運銷煤炭總量800萬噸,洗精煤600萬噸;二期工程占地500畝,重點發展煤炭產業縱向延伸、橫向耦合類項目。自今年1月開工建設以來,已入駐邵氏暢順公司、金碧公司、昌泰公司3家企業,總投資2.7億元。其中,昌泰公司煤炭鐵運綜合物流項目總投資1億元,主要建設鐵路貨運平臺、儲煤倉等,設計年運銷規模200萬噸。另外,總投資1.5億元的中金公司風選配煤項目,將于近期簽約。
“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優質的服務是我們選擇這里的原因”
在煤炭物流園區附近,挖掘機正開挖著溝槽,工人們在挖好的槽內忙碌地進行雨水和污水管道的鋪設。記者了解到,這里正在進行的是軍鶴線的拓寬改造工程。
2005年建成的軍鶴線是連接山城區石林鎮軍王莊和鶴山區鶴壁集鎮的一條要道,全長5公里。同時,這條道路也是煤炭物流園區通向外部的必經之路。隨著園區的迅速發展和入駐企業的不斷增加,軍鶴線已經難以滿足園區的物流需要。為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鶴山區于去年11月開始對軍鶴線進行拓寬改造,將原來9米寬的雙向二車道拓寬為20米寬的雙向四車道,并將修建綠化帶和人行道。據軍鶴線拓寬工程項目監理陳胡保介紹,目前,雨水、污水管道鋪設工作已完成80%,路基完成工程量的50%,預計今年8月底將竣工通車。屆時,該園區的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將對園區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軍鶴線的拓寬改造工程只是園區立足企業、服務企業的一個縮影。鶴山區為吸引企業入駐煤炭物流園區,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供優質服務。當前,園區已建成1公里長的主干道,改造6000伏高壓線1200米。為保證園區企業生產用水,在羑河上修建了攔水壩,并已開始蓄水。同時,整個煤炭物流園區已初步建立起了“高、中、低三層防護體系”。“高”指的是大白楊樹,是綠化和防護林的主要樹種;“中”指的是防塵墻,主要用于緩沖風力,減少煤塵飛揚;“低”則是指園區內的草坪、苗圃及噴淋設施,主要用于改善空氣、調節濕度、抑制浮塵。
在搞好硬件建設的同時,鶴山區同樣提供了優越的軟環境,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入駐園區。對新落地的大項目、好項目及時納入重點管理;對不能按期開工建設或開工后進展緩慢的重點項目及時調整,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企業解決難題;對新開工項目聯審聯批,加快前期工作手續辦理,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從平整土地、建設廠房、安裝調試設備到正式投產,我們只用了3個月時間,正常情況下,這些工作至少需要8個月時間。其中,園區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周到的服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金龍煤炭有限公司負責生產的副廠長趙春明說,“園區的軟硬環境都非常好,也正因為這樣,我們企業才決定扎根這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