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將并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將并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而其余十幾家同類科技型中央企業均已上報他們的重組方案,選擇進入大的產業集團幾乎成為他們的“統一動作”。
重組進行時
年已過半,125家央企整合開始進入加速階段。
7月1日獲悉,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將并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重組的前期工作都已經基本完成,就只等國資委宣布。”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消息也從鋼研科技集團內部得到了確認。
創建于1952年的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2000年轉制為中央直屬企業,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央企,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稀土冶金與材料、稀有及貴金屬材料、科技信息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研究。截至2009年6月底,該集團資產總額25.6億元。
上述消息人士還表示,目前另外一家已經確定重組對象的央企是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這家公司主要從事水電和新能源等發電項目的勘測、設計、咨詢、監理、審查、評估、安全鑒定、竣工驗收等業務,是中國唯一提供水電水利建設和風電開發綜合性技術服務的大型企業集團,2008年末集團公司總資產129億元。
“這家公司可能將并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目前正在進展中。”上述人士表示。
上述兩家即將被重組的央企都屬于科技型央企,也就是業內人士口中常說的科研院所。這也意味著今年的中央企業整合有望在科技型央企的重組推動下掀起第一輪高潮。
時下年已過半,按照國資委此前設定的2010年年末央企數量將減少到80-100家的目標,保守估算今年至少有25家央企將被劃定在重組的范疇內,其中包括有10家左右的科研院所或其他研究機構,包括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等。
據悉,6月底,上述科技型中央企業已經陸續上交了他們的重組方案。按照國資委在今年1月份召開中央企業重組溝通會上的要求,上述央企必須在上半年提交各自的重組方案。
“絕大多數科研院所上報的重組方向還是找大的產業集團,并入大的產業集團幾乎是所有科技型央企的重組方向。”知情人士透露。
此外,還有一些科技型央企雖然并入大型產業集團的方向已定,但是具體和哪一家 “聯姻”還未確定,因此上報的具體操作方案都不止一個。由此,上述央企近來與有可能成為自己“婆家”的大型集團企業的接洽也顯得異常頻繁。
路徑之變
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在央企重組大潮來臨之前,國資委對這類型央企重組思路也開始有了細微變化。
“此前,國資委將科技型的央企分為兩類,一類是集中度較高的行業,國資委的態度是鼓勵轉制的科研院所并入大型企業集團,而另外一類是集中度較分散的行業,國資委此前對它們的態度是暫考慮單獨保留,或者考慮與同行業的科技企業橫向聯合重組。”國資委規劃局人士表示。
在過去幾年科技型央企重組過程中,第一種模式成為主導模式,例如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沈陽化工研究院進入中國中化集團等;而后一種橫向聯合的模式僅有兩例,分別是鋼鐵研究總院與冶金自動化設計院合并重組為鋼研科技集團、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與中國煤炭設計研究院重組為中煤科工集團。
盡管后一種模式更得到企業本身的青睞,但是并未成為科技型央企的重組路徑的主流。消息人士透露說,此次剩下的科技型央企,除了已經找到婆家的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外,其他央企的重組路徑都將采取第一類的重組方式。
“從國資委的角度來看,體量還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使按照第二種模式進行重組后,企業在125家央企中體量還是不夠大。”天強管理顧問總經理祝波善表示。
從數字上看,科研院所的資產量、利潤總額等指標在國資委統領的央企總規模中所占比重很小,僅為1%左右。
“而且,如果是橫向合并,領導班子的安排難度更大,國資委面對的是兩套領導班子的安排,而進大的產業集團,需要安排的就只有一套領導班子,相對較容易。”祝波善補充說。
而據另外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表示,此次國資委要求科研院所加速重組進程不僅僅是出于央企數量減少的目的,更是將央企如何加強科研與產業的結合作為出發點考慮的。該人士曾在去年參與國資委關于科研院所重組模式的調研。
在6月24日國資委于上海召開的央企科技工作會議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特別指出:“中央企業過去7年進步很大,但主要依賴于我國經濟的高增長。與跨國公司相比,中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仍有很大差距。”
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更是指出,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央企業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著力解決企業內外部科技資源的整合問題。
此情此景下,有著科研院所標簽的科技型中央企業無疑成為了香餑餑,“中央企業中的一批科研和設計單位,是我國目前最寶貴、最重要的科技資源之一。”國資委規劃局上述負責人表示。
據一家還沒有確定“婆家”的設計型央企透露,目前他們也同時在和幾家大的產業集團進行洽談。
“我們現在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未來的‘婆家’能給自己多少資源,另外一個就是企業的管理風格與我們是否相符。”這家設計型央企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的企業非常強調內部集中和統一管理,有的還是管理比較開放的,我們更喜歡后者。”
而對于外界所質疑的科研院所進入大的產業集團后會削弱其為全行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功能,上述參與國資委該項目調研的人士表示,這只是外界的一種誤解。“根據我們的調研,實際上由于行業集中度較高,大企業集團往往在行業中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并對行業共性技術發展研究有引領作用,從而帶動和影響行業內中小企業發展,因此這種擔心實際上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