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粉碎目的看超微粉碎機的優勢
固體物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物料的內聚力,使大顆粒破碎成小顆粒的過程稱為粉碎。物料粉碎由破碎機和粉磨機來完成,粉碎的目的有如下。
1. 均化 隨著粉碎的進行,物料的總表面積不斷增加。因此大顆粒物料碎裂成細粉狀態,這樣才可能使幾種不同固體物料(主要是化學成分不同)的混合,得到良好的均勻效果。
2. 選礦(解離) 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原礦品位日趨降低,為了取得原礦中的有效成分,需要大量礦石經過選礦加工后才能利用。而且入選礦石中難選礦石愈來愈多,礦石中有用成分同雜質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使礦石中有效成分解離,只有將其充分粉碎,經過選礦才能將有用成分同雜質分開,并剔除雜質,得到較純凈的精礦。
由于工業的發展,要求礦石綜合回收的元素越來越多,對礦石的粉碎要求也更具體,對粉碎機械的要求也更高。
3. 粒度分級 在工業生產中,由于具體的生產工藝要求,對固體原料有較嚴格的粒度要求,粉碎機械必須滿足其產品的粒度。在冶金工業中,其不同的冶煉方法對礦石的粒度要求也不同。
4.使物料的比表面積增加 比表面是單位質量或體積的物料的表面積,物料的粒度越小其比表面積越大。增加物料的比表面積可使物料同周圍介質的接觸面積增大,從而反應速度加快。例如,催化劑的接觸反應,固體燃料的燃燒與氣化,物料的溶解、吸附與干燥,以及在化工上利用粉末顆粒流化床的大接觸面積來強化傳質與傳熱等。另外在水泥工業中的最終產品———水泥熟料同石膏一起磨成粉末狀態,磨碎的粒度越細,其比表面也就越大,水泥的標號就越高。
5. 超細粉碎 隨著現代 工 業發展,新材料 的開 發,需要把物料磨得非常細(10μm,以下)。以滿足精細陶瓷、電子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劑等新興工業的需要。目前使用的超細粉碎機有高速沖擊式粉碎機、氣流磨、振動磨等,為了達到產品粒度,一些磨機(如振動磨)設計成閉路循環系統。超細顆粒再行粒子表面改性處理后,改變了顆粒的原屬性以適應工藝需要,例如靜電噴涂用的搪瓷粉。
以上是我們簡單的總結了一下粉碎的目的,從上面的敘述來看,將物料粉碎成極細的顆粒增大其表面積是粉碎的一個重要目的,而近些年發展的超微粉碎技術在這個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北京燕山正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超微粉碎機技術的發展,我們從臺灣引進了國內最先進的實驗室超微粉碎機生產技術,經過多年的摸索研究終于研制出了大陸首臺機械式試驗超微粉碎機,該機克服了臺灣機造價高,設計不完善的缺點,為中國大陸的廣大藥農和科研單位提供了一款集科研和生產一體的小型超微粉碎機,該機已暢銷國內多年,為我國的中藥提取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我國中醫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最經濟適用的產品和新的發展機遇.該機的主要優點是:1、速度快, 可低溫粉碎, 超微粉碎技術采用常溫物理機械研磨、超音速氣流粉碎、冷漿粉碎等方法, 在粉碎過程不會產生局部過熱現象尤其是超微粉碎機, 甚至可在低溫狀態下進行, 粉碎瞬時即可完成,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粉體的生物活性成分, 有利于制成所需的高質量產品。 2、粒徑細, 分布均勻, 超微粉碎在原料上外力的分布是很均勻的。分級系統的設置, 既嚴格限制了大顆粒, 又避免了過碎, 得到粒徑分布均勻的超細粉, 同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微粉的比表面積, 使吸附性、溶解性等亦相應增大。 3、節省原料, 提高利用率,物體經超微粉碎后, 超微粉一般可直接用于制劑生產; 而用常規粉碎方法得到的產物, 仍需一些中間環節才能達到直接用于生產的要求, 這樣很可能會造成原料的浪費。因此, 該技術尤其適合珍稀原料(如靈芝孢子粉)的粉碎,也適合于中藥超微粉碎 4、減少污染,超微粉碎是在封閉系統內進行的, 既避免了微粉污染周圍環境, 又可防止空氣中的灰塵污染產品, 在食品及醫療保健品中運用該技術, 可控制微生物和灰塵的污染。 5、提高發酵、酶解過程的化學反應速度 ,由于經過超微粉碎后的原料, 具有極大的比表面, 在生物、化學等反應過程中, 反應接觸的面積大大增加了, 因而可以提高反應速度, 在生產中節約了時間, 提高了效率。 6、利于機體對食品營養成分的吸收 ,研究表明, 經過超微粉碎的食品, 由于其粒徑非常小, 營養物質不必經過較長的路程就能釋放出來, 并且微粉體由于小而更容易吸附在小腸內壁,這樣也加速了營養物質的釋放速率, 使食品在小腸內有足夠的時間被吸收。
- 鄂托克旗公用事業服務中心粉碎機等設備中標公告(2023-08-09)
- 國內首臺半固定車載式樹木削片粉碎機在長沙下線(2022-09-26)
- 江蘇東海:監督執紀專班推進礦山修復(2022-07-26)
- 湖北襄陽:5家水泥企業 8家水泥粉磨站全部執行特別排放限值...(2021-01-22)
- 固廢資源化利用 牡蠣殼變廢為寶(2021-01-18)
- 山西太原綠化廢棄物再利用探索“廢料”變“肥料”反哺土壤...(2020-11-06)
- 太原首個大件垃圾處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