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省城環境空氣質量,今年年初,太原市政府提出要對省城型煤市場重新“洗牌”,建設5-10家標準化型煤生產企業。經過半年多的整治,市環保局9月15日正式對外公布了4家“重獲新生”,且已具備生產資格的標準化型煤生產企業。
高硫型煤影響省城空氣質量
據介紹,由于安全、穩定、高效、環保、無噪音,且操作簡單等特點,2005年,太原市范圍內就已開始大力推廣使用潔凈型煤鍋爐。去年城中村鍋爐改造時,23個城中村共3000余臺土小鍋爐也被更新改造為型煤鍋爐。目前,全市運行的潔凈型煤鍋爐保有量約4000多臺。“正常情況下,和原煤鍋爐相比,型煤鍋爐可減少煙塵排放量約70%-90%,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0%左右。”安海明告訴記者。但是,不少違規生產企業也瞄準這一市場,大量不合格的高硫型煤流入市場,加重了省城空氣的污染程度。監測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今年市區二級以上天數比去年同期少10天,罪魁禍首就是采暖期燃煤鍋爐。
160余家企業壓縮到10家
從今年6月開始,環保、質監、工商等部門聯合對全市型煤生產企業進行了一次大整治。全市160余家在冊的型煤生產企業一律停產,各級環保部門還對轄區內作坊式的型煤企業一律進行了查處。
環保部門最終在市區范圍內選定了10家重點扶持的型煤生產企業,并提出明確要求:廠區占地面積要在30畝以上,單個型煤廠每月生產能力要在1.25萬噸以上等條件。此外,煤堆場還必須采用封閉式儲煤方式,并采用噴淋等有效抑塵措施,破碎、篩分、皮帶運輸應全部密閉作業,地面必須做到防滲處理,廠區綠化必須達到標準等。
4家企業首獲生產資格
經過前期籌備,太原市杏花嶺區仁泰煤制品廠、東方物資供應站型煤廠、海資宏煤業有限公司、山西超越型煤有限公司4家企業已經具備了正常生產的條件。
9月8日到10日,市環保局組織煤質檢測機構對這四家企業的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測,各項指標基本達到要求,批準恢復投產,而其他6家企業目前還在整改中。
確保型煤質量將派專人跟蹤
“今后,省城所有型煤鍋爐用戶必須全部使用這10家企業的型煤。”安海明介紹,為確保這10家企業的型煤質量,他們將安排專人對配料、生產等環節進行全程跟蹤,而且相關部門也會定期對這些企業的型煤質量進行抽檢,為保證檢測結果的正確性、公正性,環保部門將檢測工作交給了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市煤檢中心、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等三家具有檢測資質的機構同時進行,一旦發現有不合格的型煤,同批次的產品將會被全部銷毀,且企業也會受到經濟上的處罰,嚴重者可能會被取消經營資格。而用戶如果使用不合格型煤,也會被追究相關責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整頓后的型煤市場,由于型煤質量有了保障,成本也有所提高。據海資宏煤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出廠價格加上運輸費用等,今年型煤的成本會比去年增加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