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東北有70%的選礦廠停止選礦,“主要原因是銷售情況不樂觀,鋼廠采用量少”,其中以中小型廠為主。在東北、華北等地區,國內鐵礦石選礦廠停產量很大,具體多少家并沒有統計,但停產現象比較普遍。
5月21日,北京一家較大型鐵礦石貿易企業高層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證實,由于礦山與選礦廠是兩個概念,“目前停業的選礦廠都是獨立運營的,這些獨立運營的選礦廠從礦山購得礦源進行選礦,由于國內市場低迷,選礦廠成品售價走低,出于自身保護考慮,暫時關門。”中小選礦廠的大面積停產源于當前不景氣的鋼鐵市場。
“歷經半個多月的下跌,多地市場價格已逼近2月的最低點,不過市場成交依然不佳。考慮到5月上旬粗鋼日產204.53萬噸創歷史新高,首鋼、武鋼、太鋼等鋼廠出廠價也繼續下調,預期后期鋼市下行仍有空間。”我的鋼鐵網這樣分析稱。
在鋼材價格持續下跌影響下,鐵礦石市場價格也出現了罕見的連續下跌,甚至出現國產礦和進口礦輪番下跌的狀況。
21日,日照一家鐵礦石貿易企業高層人士向記者反映,目前,不論是國產礦還是進口礦情況都不太好,價格下降的情況還將持續。“國內鐵礦成交量目前寥寥無幾甚至有時是零成交,雖然當前價格比較低,選礦廠還是有一定利潤,但中小選礦廠成交特別少,貨就很難銷售出去。”
上述北京貿易企業高層人士認為,由于目前停產的選礦廠多為中小廠,即便大面積停產,也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而國內礦山由于整體開采成本仍可以接受,仍在繼續生產。
現在鋼材下游需求不太樂觀,鋼廠在國產礦采購上比較謹慎,主要采取"壓價限采低庫存運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