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振動給料機是用于干熄焦生產線上的一個重要設備,也是該生產線上的一個核心部件,因此其發展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振動給料機始于上個世紀初,八十年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近年來,美、日、德等國家先后對其進行了許多研究工作。
從1963年開始,美國首先在鑄造行業研究電磁振動給料機,經過反復探索而應用于生產實際。從70年代開始形成了系列定型產品,蘇聯等國家也相繼開始了研制。

目前,世界上振動給料機產品處于領先地位的公司主要有德國的SCHENCK公司、美國的ALIS-CHALMEAS公司、日本的HITACHI公司等,他們 產品的特點,代表著當今世界振動機械大型化、智能化、高效集中化的發展方向。近幾年來,日本在振動給料技術的理論和實用技術領域的研 究頗多,也推出許多不規則形狀結構的料斗,但在生產實際的過程中依舊是以基本的正弦振動的整體料斗為主,而且著眼于實用可靠性及相關 的配套技術,形成了完整的系列產品并占據市場的領先地位。
我國振動給料設備的發展始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電磁振動給料機,并在市場上得到了迅速廣泛的應用。原機械工業部相繼在東北的遼陽、河南的鶴壁以及江蘇的海安定點設立三家生產廠商。由于當時技術較為落后,利用振動的相關原理設計的機械產品普遍存在著設備體積小、效率較低、結構復雜、故障率高等致命的缺陷。
進入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隨著制造工業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電磁振動給料機產品的設計與生產過程也在自主創新和不斷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了從不間斷的探索和創新,在設計、制造及技術性能等方而都取得了很大發展。但由于振動機械的土業使用環境較為惡劣、生產企業普遍較小,導致我國難以取得在振動機械理論領域的研究突破,加上我國振動機械行業相對國外起步較晚等原因的影響,一皆致我國振動機 械產品多為技術含量較低的中小型產品,與國外知名產品相比在使用性能、產品壽命等諸多方而差距較大,特別是在大型、智能、機電一體化方而相比還存在十分明顯的差距。目前,國內生產的電磁振動給料機的電磁激振器主要采用斜向配置,主振板彈簧制作土藝較為粗略,生產率的調節十分不便、費時費力,無級調速的范圍窄、精度較低。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商務環境持續多變的今大,消費者需求日趨多元化、變化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結構的電磁振動給料機及其設計與加工方法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我們應該朝著國產的振動給料機更加可靠耐用、適用范圍更加廣泛、生產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顯著提高的方向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