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國家一系列政策調整和對礦山機械企業創新的扶植,近兩年機械制造業的發展趨于平緩、穩定,私營企業和私人控股企業除在出口貿易上有微幅下降外,在銷售、工業總產值上都有小幅提升。行業整體的局勢沒有因為海外市場的影響而出現大的動蕩。2012年礦山機械行業中小規模企業增多,市場容量擴大,特別是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企業的制造成本和研發壓力減少,礦山機械行業整體的發展基礎得到增強:行業的總產值環比增長15.5%,小企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24.4%。作為一支活躍的市場力量,小企業對產值的貢獻率較大,已接近私營企業和私人控股企業的增長幅度,對行業多層面的成長來說,很有助益。
從2012年1~11月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礦山機械的產銷率達到97.39%,說明去年的產銷關系維持在一個均衡水平,市場新進企業的產量、原有存量沒有出現大量滯銷,行業整體的提升能力增強。出口提升12.8%可看做是小步伐增長,抵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強。總體來說,我國礦山機械市場還比較活躍,我國能源、工業原材料、農業生產資料、航天軍工等新興領域的應用都源自礦山機械的技術應用。因此,隨著行業規模、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將為2013年的發展開個好頭。
今年鋼鐵市場陷入低迷,礦山企業在投資上應更加謹慎。從工程機械的全球市場來看,全球廠商在業績上出現兩極分化,礦山機械成為部分機械制造廠商穩定業績的重要板塊。我國今年更注重運行效益的政策環境,這將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國內經濟減速給我們改善企業發展結構帶來機遇,希望中小企業、私營企業和上市企業能夠完善產業布局,增強交流與協作,以實現更大的目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