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邯鄲7月2日電(陳朋妹 張曉峰 李新會)馬頭洗選廠大膽解放思想,堅持創新驅動,通過降低介耗挖潛增效,使重介質消耗指標由投產時的噸原煤6千克降低到4月份噸原煤0.41千克的最好水平,年可為企業創效686.88萬元。6月19日,馬頭洗選廠生產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周娟華在“全國洗煤廠節能降耗、挖潛提效技術研討會”介紹了“馬頭洗選廠降低介耗”的經驗,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參加單位的一致好評。
解放思想“沖出羈絆”
2007年馬頭洗選廠實施全重介擴能技術改造以來,通過不懈努力,2009年把介耗指標降到噸原煤2千克的全國行業標準。此后的一年內,介耗便羈絆在噸原煤2千克的水平內一直沒有新突破。介耗難道真的沒有再降低的空間了嗎?永爭一流的馬選人思想沒有被束縛在2千克的藩籬內,廠長劉國強和工程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現場,通過對上百組試驗數據的研究分析,得出了無論技術損耗還是管理損耗都有很大潛力可挖的結論。
創新驅動“技改先行”
如何再創新水平,首先從工藝上開始動手術。針對重介懸浮液系統不穩定的難題,他們根據本廠入洗原煤礦別多、煤種差別大的特點,大膽拋棄了原設計中的煤泥重介系統,增加磁選機入料分料箱,保證了磁選機入料的穩定性。在生產中,樹立起浮選、重介一盤棋的思想,把浮選入浮量和入浮濃度控制在規定的數值內,使原煤合格介質桶的液位更容易控制平衡,從而為重介選煤系統創造了穩定的生產環境。針對精煤脫介篩分料不均導致產品帶介的難題,在精煤分料箱上加設可上下移動的插板,保證各臺精煤脫介篩分料均勻;為了降低中煤產品帶介,把中煤脫介篩第一段底流由走磁選機改為走原煤合介桶,他們先后進行了9項技術改造,使重介工藝日臻完善和最優化,介耗指標也一步一個臺階,從噸原煤2.0千克降低到了噸原煤1.0千克。
管理提升“精細為徑”
工藝系統成熟穩定后,需要精細的管理制度去維護。馬頭洗選廠制定對標考核制度,通過落實責任、對標排名、樹立標桿、獎罰考核等措施,不斷自我激勵、自我完善,從制度上激勵職工自覺主動為降低介耗多做工作。創新出由車間管理人員、班長、一級巡檢員、崗位巡檢員組成的四個層級的“四級巡檢”制度,通過對重介系統設備運轉狀況、產品和磁選尾礦帶介、噴水壓力等進行層層巡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穩控了生產過程中的介耗指標。另外,還制定了編碼定制管理制度、設備臺賬制度、介質粉聯合采樣制度、介質添加管理制度和協同獎罰制度,從點到面、全程管理,進一步降低介耗,2012年,馬選廠介耗達到了噸原煤0.5千克的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