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現場產生大量建筑垃圾,以往外運填埋,既占用土地資源又浪費人力財力。豐臺區南苑鄉槐房村引進建筑垃圾制成環保磚生產線,在拆遷現場就能把建筑垃圾轉換成環保磚。這條生產線還可以移動,哪里需要去哪里。
走進位于南四環外的槐房村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廠,技術人員介紹,建筑垃圾運來后,先揀出木材、鋼筋、鐵絲等,再進行兩次破碎,然后加入黏合劑,經過模具沖壓成型、高溫定型后,就變成建筑用磚。這種磚一塊相當于普通紅磚的6塊大小,是榫卯式結構,砌墻時不用水泥,可以像樂高玩具一樣直接拼插組裝。槐房村目前有兩條建筑垃圾消納生產線,每日就近消納拆遷村的建筑垃圾750噸,生產新型環保建材磚3萬塊。實現了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
“這條生產線是可移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槐房村舊村改造完成后,生產線還可以搬到有需要的地方就近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