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治理當前中心城區的大量建筑垃圾,并進行資源化利用,荊州引進的新設備——移動破碎篩分機近日正式上線運行,如今每天可將500噸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吃”進去的是建筑垃圾,“吐”出來的是分好類的三種規格石塊及鋼筋、鋼絲。10月16日上午,記者在荊州區西環路十號院內見到了這個大家伙。
“通過粉碎篩分,建筑垃圾將變為再生骨粉,可制成透水磚、輕質墻板等建筑材料,實現廢物再利用。”市城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他們處理的建筑垃圾主要來自城北快速路,機械處理能力為56噸/小時,每天工作9小時。

“待進入正軌后,可實現80噸/小時,日處理能力超過700噸。”這位負責人說道。
據介紹,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我市每年產生的建筑廢棄物數量巨大,且不易降解。大部分建筑廢棄物未經處理,就被運往郊外或城市周邊進行簡單填埋或露天堆存,對環境保護造成不利影響。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市城發集團全資子公司荊州市城嘉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與合作方共同出資成立荊州城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6億元,致力于建筑垃圾清運、處置及再生產品研發推廣等業務。
當前,荊州以該項目為主的環保科技產業園正在積極推進建設,屆時我市年處理建筑廢棄物能力將達到150萬噸,包括三條50萬噸/年建筑垃圾移動破碎篩分生產線、一條6000萬塊/年市政用砌塊(磚)生產線和一條50萬平方米/年輕質墻板生產線。
這期間,市城發集團將引進中國科學院專家團隊,成立長江大保護固廢處置與生態高值利用研究院,產研結合,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大數據監管交易平臺,整合渣土運輸車輛,實現建筑垃圾有序運輸、充分利用等。
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城市建筑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變廢為寶,有效解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問題,節約土地資源,有力推動荊州高質量發展,助力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