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煤泥、低熱值中煤、井下疏干水等廢棄物一直是困擾煤炭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2013年,黃陵礦業公司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投資13億元讓廢棄物“各有去路”,讓廢渣變成磚、廢水循環利用、廢氣變成錢,實現有限的煤炭資源不斷循環增值,變單一的煤炭產品為七種產品,由原來煤炭生產和簡單洗選加工發展成為了集煤、化、電、路、建材等為一體的多業并舉的產業格局。
廢渣變產品延伸產業鏈
記者獲悉,2008年以前,黃陵礦業公司每年需要征用200多畝土地用于固廢排放,矸石自燃、雨水沖刷產生的煙塵、煤灰水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合理有效地開發礦區煤炭資源,讓固體廢棄物實現就地“吃干榨盡”。2008年后,黃陵礦業公司加大技能改造,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不僅有效地實現了變廢為寶,而且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
目前,黃陵礦業公司以年產煤炭600萬噸的一號煤礦和年產煤炭800萬噸的二號煤礦為基礎,生產的原煤進入洗煤廠洗選,實現動力煤的潔凈生產,洗煤廠生產的精煤通過鐵路專用線裝車外銷及運往煤化工公司生產焦炭,篩分出的中煤、煤泥、煤矸石供煤矸石發電公司發電,電廠排出的粉煤灰、爐渣,作為磚廠、水泥廠的原料,各個生產單位首尾相接,形成上一個生產單位產生的廢料正好是下一個生產單位的原料,逐層減量利用,形成了“煤—電”、“煤—化工”和“煤—建材”的完整產業鏈。
廢水廢氣回收利用降本節耗
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黃陵礦業公司投資1500萬元建成日處理能力7200m
3污水處理站,在對礦井疏干水深度處理的同時,積極實施中水復用,處理后95%的水用于井下噴霧除塵、煤矸石電廠發電用水、洗煤廠補充用水以及綠化灌溉。與此同時,煤矸石電廠配套建設的廢水處理車間,專門對井下復用水和電廠生產廢水進行物理過濾和化學深度處理,供發電用水,實現廢水全部循環回收利用,每天可節水4000余噸,年節約污水排放費和水費600多萬元。
在廢水綜合利用方面,黃陵礦業公司投資460萬元建設了生活污水處理廠,對辦公樓、家屬區等場所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水質用于路面降塵、家屬樓沖便池及地面綠化灌溉等方面。
早在2008年,黃陵礦業公司在煤炭價格高漲時居安思危,籌劃建設黃陵焦化工園區,煤化工曹家峪園區在煉焦的基礎上,通過凈化焦爐煤氣產生硫磺、磷銨等化產產品,利用純凈的焦爐煤氣制甲醇,利用甲醇馳放氣制合成氨,形成煤化工公司曹家峪園區煤焦、化產、甲醇、合成氨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保證工業廢氣排放達標,減少空氣污染,將廢氣做到回收利用變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13年5月18日8時18分,黃陵煤化工公司第一批經過合成工序產出的精甲醇注入儲存罐,標志著國內最大的3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全面建成,年可為企業貢獻超過7億元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