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秦皇島市強力推進西港搬遷進程,為建設沿海強市、美麗港城,打造河北沿海經濟增長極提供強力支撐。
秦皇島港分為東西兩大港區,東港區以煤炭、石油化工為主,西港區以雜貨、集裝箱運輸為主。其中,整個西港區占用城市中心黃金岸線4.5公里,煤炭輸送能力卻不到秦皇島港的5%,既無法滿足現代化港口的發展需求,又成為主城區濱海發展和城市建設的一道障礙。為此,秦皇島市啟動了西港搬遷工程,打造一個濱海新城區,建設一個現代新港區。
作為河北省的“一號工程”,西港搬遷是秦皇島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綜合效益最高、影響最深遠的項目。在西港搬遷中,秦皇島市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一個現代化新港區、開辟一片臨港產業聚集區、再造一座特色濃郁的濱海新城區”的總要求,更加注重港口功能的優化、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城市功能的提升。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項目化管理”的模式,用改革的思維和市場的手段破解難題、科學安排、加強調度,舉全市之力,全力推進西港搬遷進程。
截至目前,西港搬遷工程進展順利,西港搬遷的“六大規劃”及《秦皇島郵輪經濟發展研究》等專項報告編制工作初步完成。東西兩個港區征地拆遷穩步開展,項目選址、資產評估等工作穩步推進。融資工作有序推進,成立了秦皇島渤威建設開發投資控股集團公司,作為西港搬遷改造工程的投融資主體。環評、效益分析全面開展,委托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對西港區及周邊區域的環境影響開展環評工作,委托中交第四航務勘察設計院對西港區及周邊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成本及收益測算。
2014年是西港搬遷推進的關鍵一年。從今年開始,秦皇島市將圍繞“全面啟動、重點突破、三區聯動、統籌推進”的思路,將整個西港搬遷分為西港新城、東擴港區、東部臨港產業園三大功能區,按照難易程度和搬遷需要確定開發時序,統籌安排開工、竣工項目。啟動建設民族路南延工程,完成西港新城兩部區域景觀規劃及大小碼頭片區景觀建筑設計并開工建設。整合甲、乙碼頭和堆場。
東擴港區全面完成土地、海域使用權收儲,集體土地及安置用地選址、征收;完成熱電廠等12家企業搬遷;20萬噸巷道完成審批并開工建設;啟動集疏港路網體系建設。
東部臨港產業園根據規劃,積極做好規劃區征地拆遷、村莊改造、土地變性、基礎設施配套等基礎工作。
同時,還將全面完善西港搬遷規劃設計,加速開展融資招商,力爭2015年東擴港區達產達效,臨港產業園的港口配套設施和集疏運主要路網建成,2017年底西港新城的功能和形象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