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裝備水平差,管理能力弱等綜合因素的影響,選煤技術裝備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這些都是當前煤炭分選行業的突出問題。”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選煤發展論壇上,中煤科工集團北京華宇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志勇如是說。
煤炭的洗選加工能從源頭上提高煤炭質量和煤炭利用率,節約運力,降低環境污染。進一步解決我國選煤裝備領域的突出問題,提高選煤裝備的技術水平,對推動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重大意義。
選煤裝備制造業現狀:
散而不強 創新不足
據了解, 過去的十幾年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選煤技術裝備,加之經過自主研發創新,我國已擁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裝備,進而改造了大批選煤廠,提高了重介分選工藝的比例和精煤質量,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雖然我國是選煤大國,但專家指出,我國現有的主要大型關鍵選煤設備質量和可靠性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其中,大型選煤設備和自動化元器件的原材料較差,制造工藝落后,導致設備可靠性較低。至今還有部分大型、特大型選煤關鍵設備,以及主要自動化控制系統集成電路和元器件還基本依賴進口。此類問題都掣肘我國選煤行業由大到強。
對此,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理事康淑云表示,我國選煤設備制造企業整體水平大而不強,發展不平衡,缺乏名牌效應。與國外先進選煤設備制造商對比,我國在大型、高端和自動化監控選煤設備制造領域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方面,均有較大差距。
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我國選煤設備制造企業普遍存在著生產效率低、產品研發周期長、質量不穩定、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問題。其中,質量管理、科技創新等方面均存在明顯不足。
康淑云指出,國有選煤設備制造企業大都通過了ISO9000認證,60%的民營企業也通過了ISO9000認證,但仍有相當數量的企業沒有建立質量標準化認證體系。因此,我國選煤設備企業的質量管理整體偏差,導致部分設備可靠性較差。
同時,選煤設備制造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研發缺少聯合,技術協同性差。雖然目前我國上規模的選煤設備生產廠家已達260多家,但能與國外選煤設備企業相抗衡的卻很少。與國外捆綁式研發和生產相反,此類為數不多的企業進行研發時卻是各自為政,導致資源浪費、成果交叉、惡性競爭,而更嚴重的后果是造成技術不協同,新研發出的設備性能無法進行優化。
此外,專家表示,選煤設備領域重市場、輕科研的問題突出。煤炭發展黃金期間,選煤廠也在大建,但大部分選煤設備制造商眼中只有市場,甚至不惜拼價格搶占市場,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理念,不重視產品研發,其結果就是,設備更新換代慢,滿足不了現代選煤廠的高要求,進而影響了選煤業的發展。
選煤設備發展趨勢:
大型化 可靠化 自動化 智能化
資料顯示,《煤炭科技“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要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現有選煤廠。在煤炭洗選加工方面,《規劃》指出,我國原煤入選比例仍然偏低,大型選煤設備的制造水平較低,可靠性差、使用壽命短;某些關鍵設備仍需從國外進口;適應缺水煤礦區的干法和節水型選煤技術還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推廣力度。要加強大型選煤廠成套技術與裝備開發。并且,《規劃》在主要任務中明確提出,要研發特大型重介分選機、跳汰機、浮選機、破碎機、篩分機、離心脫水機、加壓過濾機、快開壓濾機、煤炭干燥設備、粗煤泥高效分選關鍵設備,開發特大型選煤廠自動化控制和管理系統。
業內人士就此指出,選煤設備大型化、可靠化是發展趨勢。傳統的選煤方法將逐漸被高新技術取代,加之對煤炭的生產需求仍會增加,我國選煤廠生產規模將日益擴大,逐步進入大型化。為實現大型化生產,生產設備就需要大型化、可靠化及智能化。擴大選煤方法的適用性,采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對選煤系統進行質量調控,采用耐磨材料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及穩定性。
選煤設備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是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目前國內各大選煤廠已逐步開始建立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大型、集成的生產系統。采用在線檢測裝置對發熱量、跳汰參數、煤漿灰分、濃度等參數進行檢測,構建選煤系統的管理子系統,主要有受煤系統、重介質系統、跳汰系統、浮選系統、干燥系統和裝車系統等,設定相應的運行參數,通過智能儀表將收集的數據經過分析,若超出正常范圍,立刻進行相關應急操作,實現選煤系統的智能化,以此節約人力資源,并減少事故概率。
李志勇表示,大力開發和采用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實現選煤設備的充分自動控制和生產工藝參數的自動調節,使設備在最佳條件下運轉,充分發揮其效能,確保產品質量、數量及其它工藝指標的穩定,提高精煤的回收率,達到最佳控制的目的,以此確保選煤設備企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