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焦作市高成長企業、焦作市三十強、焦作市創新型示范企業……3月26日,記者走進焦作市科瑞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一探該公司在發展中的創新做法。
整潔、規范、高效、有序,這是記者踏進該公司車間的第一印象。
寬敞的車間內,彰顯企業文化的警句隨處可見,身著工裝的工人嚴格按照規范流程或操作機器,或焊接皮帶機滾筒,或加工軸卡槽。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于正在焊接滾筒的機器人了。該公司技術部員工宋志杰告訴記者,用上機器人,好處真不少。一個焊接機器人能頂三四個熟練焊工,合格率100%,而且工人不需要近前操作,有效減少了電弧焊對人體的傷害,可謂一舉多得。去年,該公司用上了這樣的機器人后,效率提高了不少。
“還有其他機器人嗎?”聽到記者的詢問后,宋志杰帶著記者來到托輥車間看搬運機器人。
抓住一個托輥放在焊接位焊接,焊接完畢,機器人將高溫的托輥抓起放到一側,同時再將一個托輥放入焊接位,幾個動作一氣呵成,干凈利落。一旁操作機器人的工人說,托輥車間2012年引進了全自動的流水生產線,過去十幾道工序需要20多人才能完成,現在四五個人就可以了,機器人發揮了大作用。
設備先進是一方面,其實,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研發上。該公司海外市場部部長李超凡告訴記者,作為一個迅速成長起來的現代化企業,科瑞森始終把創新作為核心動力。從2003年建立至今,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3.5%,相繼研發了dtk齒輥式破碎機、冷卻輸送機、帶式輸送機滾筒優化算法及參數化cad系統開發、可控干霧抑塵系統、智能糾偏滾筒設計等。2013年,該公司開展了褐煤提質成套設備、大量程定量裝車系統等7個項目的研制與開發。其中,帶式輸送機滾筒優化算法及參數化cad系統開發被選為2012年焦作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krs型往復式冷卻輸送機的研制與開發被評為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二等獎。
“就說我們的褐煤提質成套設備,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設備,填補了國內褐煤提質領域的技術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說起企業的創新,李超凡如數家珍,“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緊緊圍繞產品的經濟性、環保性、安全性進行創新,dtk二次破碎機的研制與開發、krs型冷卻輸送機的研制與開發等多個項目通過了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鑒定,均屬于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公司通過加強與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德國澤瑪克公司等建立合作關系,積極開展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成為企業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的技術依托,使產學研合作發揮最大作用,為科學技術的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在兩個車間中間的露天成品區,記者看到所有產品堆放得整整齊齊,一名工人正在進行最后的噴漆。李超凡說,企業的管理非常嚴格,各項管理制度執行一絲不茍,企業上下都養成了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職工的心勁都很足。
該公司一位員工告訴記者:“目前一些企業經營不景氣,可我們公司卻保持了好的發展勢頭,這一切都歸功于創新,是創新讓企業動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