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煤炭行業遭遇滑鐵盧,2015年依然可以用“慘淡”來形容。產能過剩、需求疲弱、價格持續走低、企業經營困難、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貫穿著整年的煤炭市場。
據統計,1-11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787.9億元,同比下降14.6%;1-11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425.5億元,同比下降61.2%。在行業低迷之際,國內煤炭行業巨頭--神華集團率先開啟了改革序幕。
剝離煤炭資產
首先是對煤炭板塊進行壓縮。9月18日,神華集團將其持股40%的山西晉東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一半即20%股權進行轉讓,轉讓價格為1.43億元。而這并非神華集團這兩年來第一次剝離煤炭資產,去年8月,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掛牌轉讓陜西集華柴家溝礦業有限公司95%股權,掛牌價為1.23億元。
此外,神華還在大幅度壓縮對煤炭板塊的投資。不僅2015年度煤炭產銷量將比2014年全年分別下調10.8%、10.4%,在其公布的2015年度總體369億元的資本開支計劃中,煤炭業務投資僅有48.3億元,僅占13.1%。
除了剝離煤炭資產,神華龐大的鐵路專線網的巨大優勢也因煤炭行業蕭條而大打折扣,從以前的獨立專營逐漸向地方放開,同意包神鐵路開行客車,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加碼電力板塊
從神華此前公布2015年計劃來看,未來集團的利潤增長點集中于電廠和鐵路。此前公司在年報中披露,2015計劃啟動對神華集團下屬若干較大容量清潔燃煤發電機組股權的收購,實現電力業務增長。
10月27日,神華公告顯示,公司一口氣收購大股東神華集團旗下三家發電廠,涉及金額近54億元。
另據統計,2015年7-9月,神華集團新增裝機容量共計2,300兆瓦:神華國華北京燃氣熱電項目(950兆瓦);重慶萬州港電一體化項目2號機組(1,000兆瓦);神東河曲低熱值煤發電項目1號機組(350兆瓦)。
作為除煤炭板塊,主營業務收入貢獻第一的電力板塊,是神華集團近年來積極發展開拓的下游,也是神華集團實行“上游虧損下游補”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設龐大鐵路運輸網絡
目前,神華集團共有5條相連自有鐵路專線--包神、新準、神朔、朔黃、準池鐵路,鏈接神華集團最優質煤礦資源至港口運輸,而且不受國家鐵路總局上調鐵路運費的影響。
龐大的鐵路專線網既可以將煤炭運輸到港口銷售給內地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又可以有充分空間調控煤炭銷量,占領以中國沿海地區為主的目標市場。2015年將新建準池鐵路全線鋪通;黃大鐵路開工建設;黃驊港四期工程建成投產,可見鐵路仍是公司最重要的增長點。
從公司公布的2015年總體369億元的資本開支計劃中,占比最高的是包含鐵路在內的運輸業務,共計154.5億元。此外,神華還在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進行重載鐵路建設的提前謀劃、布局和準備工作。
拓展煤化工業務
在拓展煤化工業務方面,神華可謂是動作不斷。單9月份,不僅神華寧煤集團煤化工副產品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裂解裝置一號丙烯塔吊裝成功就位,神華集團召開了與中鋁合資于河北建設400萬噸電解鋁項目簽約儀式,并且神華在疆首個千萬噸級現代化特大型礦井--國神集團哈密大南湖電廠一號礦井項目獲核準,還傳來了神華在陜北榆林的千億煤化工項目中的一部分即400萬噸煤制甲醇可能年內開工的消息等。
另有消息稱神華將繼續加大煤化板塊的投資,預計到2017年,煤化工板塊累計完成投資1040億元,年消耗煤炭約3500萬噸,年營業收入將突破430億元。
在當下煤炭業經營情況每況愈下,短期難以看到扭轉局面。特別是政府宣布將壓減煤炭消費下,煤炭企業如何升級轉型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頭等大事。發展非煤業務,曾經是很多煤企轉型時喊得最響的口號之一,但是,真正求的善果的沒有幾家;發展中下游進行全產業鏈業務,也是很多大型集團曾經的夢想,不過由于種種原因走的并不順當。
本文通過對煤炭巨頭神華集團轉型動作的梳理,能使更多企業找到自身轉型升級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