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改造、小改小革、崗位創新優先考慮積壓、閑置備件的利用。”這是緩解備件采購壓力的有效辦法、更是企業降低備件成本的重要舉措。2016年,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以全員“居家理財”為載體,人人“交家底、想家事、聚家財”,處處深挖、事事細摳降本增效,特別是在燒結工序塊礦直供系統配套除塵器設備“大遷移”改造過程中更是做足了降本“文章”。
曾經的“廢管道”今朝的“香餑餑”。氣割切、電焊補、大錘砸,從廢鐵堆和閑置備件庫找來的兩節廢舊管道,被450㎡燒結作業區的維修班長老康帶著2名維修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拼接成符合改造尺寸的除塵管道備件,他們又將找來的廢舊弧板裁割成“小塊頭”,被當作“萬能貼”,分別貼在除塵管道彎頭易損部位,便成了自制耐磨彎頭,可提高管道的使用壽命……,就這樣曾經的廢管道、廢弧板,經過這群“居家理財”的維修工巧妙加工,如今變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靈感思維”為備件找“替身”。被改造除塵器的傳動方式是電機三角帶傳動形式,由于閑置除塵器存放時間長、電機端小皮帶輪缺失,為了降低改造成本,該廠技術主管老馬帶頭在廢鐵堆、廢舊備件庫逐一尋找合適“替身”,經過他們一番“搜尋”后,找到了和風機端尺寸一致的廢舊大皮帶輪,當大家還繼續尋找時,技術員小李的一句話:“大家快瞧!這邊有個閑置六級電機,和我們除塵風機的電機一樣,只是級數不同。”也就是這句話,讓老馬想到了改變風機電機的級數利用廢舊大皮帶這一妙招,老馬說“我們現場的電機是四極電機,轉速1450轉/分鐘,采用的是小皮帶輪帶動大皮帶輪形式,而這臺六級電機轉速是960轉/分鐘,我們可以采用大皮帶輪帶動大皮帶輪的形式進行替代改造,不是正好嗎?”說干就干,立即組織維修工對淘來的“寶”進行拆卸、安裝、調整,最終風機調試成功,平穩的運轉起來了。
“資源”變“財源”。賺回來的就是效益,該廠在這次技術改造中充分發揮鐵前系統整合優勢, 讓原本的外委項目“回歸”。承擔除塵器這種大型設備的拆卸、安裝活,對煉鐵廠原一、450㎡作業區維修工還是第一次,作業區設備主管耿繼成、蔣邵峰主動請纓,分別攬下了設備安裝和管道安裝項目,為公司降低了外委檢修費用。在改造中他們按照圖紙,加班“連軸轉”群策群力,開動腦筋,制定施工方案,使得改造工期提前完成,這樣一來,既降低了外委拆卸、安裝費用約10萬余元,又通過實戰練兵提高了維修人員業務技能,做到了把內部“資源”變為“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