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5年建成年產鐵礦石500萬噸的特大型地下礦山,馬鋼張莊礦僅用了3年半時間,就實現了高起點、投資省、速度快、效果好的建礦目標。今年一季度,張莊礦多項技術指標齊頭并進。隨著設備進一步精心調試和綜合優勢的支撐,該礦將保持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向著安全、高效、生態、智慧礦山的目標邁進。
張莊礦探明鐵礦石地質儲量2.25億噸,經開拓系統施工驗證,井下礦石儲量穩定可靠,有增大的趨勢,且井下無水,為該礦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礦石供應。
為實現高效、安全開采,張莊礦堅持大型化、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其中,井下采礦設備采用Simba1254鑿巖臺車、4立方米山特遙控鏟運機、20噸變頻電機車;井下破碎設備選用兩臺瑞典產的CJ613鄂式破碎機;主井塔高92.8米,亞洲第一;提升機選用4.5×6型摩擦塔式設備,單井提升能力達到600萬噸,國內第一;單箕斗提升能力34噸,最大速度12米/秒;選礦細碎選用兩臺進口的HP8700圓錐破碎機,并從德國引進一臺直徑1.9米的高壓輥磨機,實現多碎少磨;充填系統選擇一臺直徑20米的美國進口深錐濃密機,實現連續勻質充填,具有質量可靠、成本低廉等特點,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從建設初始,張莊礦就堅持人力資源的精簡高效,努力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目前用工200人,年產100萬噸成品礦、100萬噸建材。如果達到年產鐵礦石500萬噸規模,將控制用工在800人以內,年人均勞動生產率為2000噸精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該礦將于2017年形成年產500萬噸鐵礦石規模,年產鐵精礦170萬噸,每年產生的廢石將達到330萬噸。為此,張莊礦加強現場攻關,努力尋找資源循環利用的有效途徑。該礦的廢石含硫低,經權威部門檢測,可替代建材使用。經過反復設計和論證,他們選用破碎、高壓輥、球磨三段拋尾工藝對廢石進行處理,每年可預拋三個粒級的建材200萬噸,可創造經濟效益7000萬元。在實施三段拋尾工藝的基礎上,該礦大膽變更設計,取消尾礦庫建設,采用封閉自動循環工藝,實現了無尾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