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首條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線在大邑縣王泗鎮飛羊建輔建材經營部(砂石場)投入生產 。標志著該省砂石生產行業在綠色生產和污染治理踏上新的里程碑。
2015年,國家出臺“史上最嚴”環保法,李克強總理講道環境污染是民心之患,民心之痛。四川省也面臨重點區域灰霾污染頻發、流域性水污染勢態嚴峻,土壤污染日益顯現,輻射環境污染,投述大幅增加等突出問題。
該項目敢為人先,走在砂石行業環境治理的前面,總計投入1650余萬元,致力于科學規劃并開發出一條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系統,徹底解決了傳統砂石生產的污水、污泥對環境污染問題。
巨額投入建環保,綠色生產樹新標
據了解,該項目投入的1650余萬元中,砂石生產機械設備投入為570萬元,而在污水、污泥循環處理系統以及綠化工程就投入1080余萬元,幾乎是前者的兩倍。該生產線也是我省的首條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線,整條生產線以設備封閉作業(有效降低了噪音以及粉塵)、皮帶輸送料、成品料分類、污水過濾、絮凝、多層沉淀凈化循環處理利用為基本流程。實現了綠色環保、質量穩定、變廢為寶的砂石生產企業。
變廢為寶化神器,環境污染不復存
該條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線在“三廢”利用方面效果十分顯著,它的砂石原料采用的是當地房地產開發項目工程及舊城棚戶區改造工程舊房拆除所產生的大量建渣,通過綠色環保集成化砂石生產線的消納、處理,每年能回收利用建渣和砂石80余萬噸。
其砂石生產的水源全部來自于運輸混凝土罐車的清洗罐廢水,經過濾、絮凝、多道沉淀凈化后循環使用,每年可節用水3萬余噸、。而對沉淀后淤泥進行濃縮、壓濾脫水后科學化加入牲畜糞,經過消毒腐熟后堆放轉化為有機土,用于高端農業種植,每年可回收利用廢土、牲畜糞2.8萬余噸。該生產線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噪音降低、揚塵治理和污水循環處理利用。
社會效果持續現,勇擔責任堪新模
該集成化環保生產線集砂石生產,污水、淤泥、粉塵、噪音處理于一身,在投產后收獲了顯著的環境和社會效果,也獲得了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的高度評價。該生產線投產至今未再發生一起污水偷排舉報、投訴事件,與當地村民相處和諧。對此,省內外多家砂石企業多次前往該經營部參觀交流,學習其在生產環保處理系統上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為了更好地回報社會,該經營部對砂石場周邊上萬平方米荒地進行綠化整治,建成數百米的休閑長廊及一個休閑廣場并配置了相關體育設施,從而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場所。
該經營部對環境強烈的保護意識為廣大砂石企業做出了表率和榜樣。樹立了砂石行業對環保治理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