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煉鋼”“一鍵對輥”
智能元素源源不斷引入生產線
在梅鋼的生產一線,我們能夠從一個個具體的現場,感受到企業走向智能制造的步伐。
走進梅鋼煉鋼廠的一煉鋼區域,沿著長長的鋼梯攀爬上去,記者進入了廠房中部的一間操作室。幾名一線工人正面對電腦屏幕監控著生產流程。透過操作室前方的玻璃墻,生產現場盡收眼底。
梅鋼煉鋼廠有兩個煉鋼區域,其中二煉鋼區域已經基本實現了“一鍵式煉鋼”,而一煉鋼區域眼下正在推進“一鍵式煉鋼”的相關改造。
什么是“一鍵式煉鋼”?
煉鋼廠黨委書記張勇這樣解釋:“就是把過去復雜的煉鋼工序變成模型化生產——需要什么品種的鋼,就將這種產品的技術參數輸入系統,然后一鍵啟動,直至最終鋼水出爐。煉鋼全程幾十道工序,基本不再需要人工干預。”
說起正在推進的“一鍵式煉鋼”改造,現場技術人員夏建超告訴記者:“過去,煉鋼生產的各道工序上,取樣、測溫、加料,很多工作都依靠人工操作,現在經過改造,全都實現了自動化。精準程度跟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對一線工人而言,最直接的體驗還在工作強度的變化上。正在現場當班的員工馬書正說:“舉個最直觀的例子,生產線上不少環節經過改造,加進了‘語音導航’功能,到時間了該干什么,都有語音提示,這比過去一直盯著屏幕倒數時間要輕松多了。”
跟著賈方俊走進梅鋼新事業公司原料車間的破碎區域,二層平臺上4臺看上去“傻大粗黑”的破碎機一溜排開。工人打開其中一臺,車間里立即響起了轟鳴聲。
這些機器是用來破碎焦煤的。“破碎機兩個輥輪之間的間隙,必須根據焦煤的粗細來調節,調節的方法,以前是讓工人把輥輪中間的那排鐵片一個個插上去或者拔下來。以后不用這么麻煩了。”賈方俊指著一臺破碎機旁邊加裝的方形控制器告訴記者。
這臺控制器的正中是一個顯示屏和幾排按鍵,“這臺裝置是我們自己研發的,已經試用了一段時間。工人可以從這里把參數輸進去,直接‘一鍵對輥’,再也不用跑到輥輪那兒手動操作了。”
賈方俊是梅鋼“鐵前原料系統技術改造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他們團隊的任務,就是不斷把“智能元素”加進原料系統。他說:“原料破碎車間粉塵和噪聲都大,是我們公司最苦臟累的崗位之一。下一步,這些破碎機要全部加裝自動控制裝置,破碎車間也要改造成封閉車間,實現無人值守,工人只要在附近的控制室里,通過屏幕和按扭來操控這些機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