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會過程只有16分鐘,起拍價僅為67萬元
武漢:政府1400萬元回購設備只賣了70萬元
1400萬元回購的設備只拍出70萬元!近日,武漢市武昌區在整治非法碼頭過程中的一次拍賣活動引發爭議。
5月6日,在武昌區洪光大酒店三樓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拍賣,受武昌區政府委托,湖北成德拍賣有限公司在此舉辦“武昌余家頭砂場廢舊躉船及其他舊設備拍賣會”,最后武漢武冷盛鑫機電有限公司以70萬元價格競得標的物。據悉,標的物來自此次長江非法碼頭整治行動。
3月24日,根據國家及省市文件精神,武漢市政府啟動沿江港口岸線資源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武昌區決定對13個非法碼頭、9個砂場、4個渣土場進行全部取締和清理。武昌區還組織相關部門對9個民營非法砂場所有的資產進行評估。通過測量、評估和審計,對9家民營砂場老板進行了補償,共補償1200萬元。
由于砂場老板的躉船無法遷移,武昌區政府與砂場老板協商后,由政府出資花1400萬元回購了19艘躉船和7個浮吊。
武昌區政府辦負責人介紹,區政府考慮這些躉船無法遷移,也無法使用,還要雇人看管,于是給予公開拍賣。
當日上午10時,拍賣會正式開始。這批躉船和設備的起拍價是67萬元,經過兩輪競價后,98號出價70萬元,此后經過了兩分鐘的沉默,拍賣師再三詢問“還有無加價”,兩位競拍者都表示不再加價。
最后,98號競得標的物,成交價為70萬元。而此次拍賣會整個過程只有16分鐘。武漢武冷盛鑫機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先明表示,將對這批躉船和設備進行回收再利用。
武昌區政府花費1400萬元高價購回的躉船和設備只拍出了70萬元,差價高達19倍,這一結果引發爭議。
武昌區政府辦副主任劉啟斌向當地媒體回應稱,之所以低價成交,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對這些躉船進行處理,目的是為了江灘的整治,任務時間很緊迫;二是一批廢舊的躉船,沒有動力,無法航行,利用價值不大;三是臨近汛期,廢舊躉船會對長江沿岸和大堤構成威脅;四是回購后沒有專人來看管;五是鋼材價格大跌,趕不上白菜價。
然而,武漢當地市民就此質疑認為,1400萬元是納稅人的錢,為什么起拍價那么低?回購價、起拍價如何制定?拍賣資金前后的嚴重不對等,巨款經過一出一進,1300多萬元就不見了,這里面是否有內幕交易?算不算資產流失、要不要問責?
截至記者發稿時,武漢市及武昌區均未就此事做出進一步回應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