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17日,“全國底吹冶煉技術、裝備創新與發展研討會”在山東省煙臺市召開。本次會議由掛靠在中國恩菲的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重有色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主辦,中國恩菲與山東恒邦冶煉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恩菲董事長、重有色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陸志方出席會議。有色行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相關冶煉企業的百余名行業代表齊聚一堂,立足行業實際,共商底吹冶煉技術創新及發展方向。
陸志方為大會致開幕辭。他指出,從我國首個底吹熔煉專利誕生至今,30多年來,中國恩菲聯合行業同仁,在此原始創新的基礎上,成功研發底吹冶煉技術,并在廣泛應用、擴大規模的過程中,使處理物料從鉛精礦拓展至銅精礦、金精礦、陽極泥,含鉛、銅、貴金屬乃至高砷復雜物料。以原始創新的氧氣底吹熔煉技術為根基,中國恩菲持續研發,使諸多創新技術得以實現。在鉛冶煉領域,從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技術,底吹熔煉+液態鉛渣直接還原技術,到底吹熔煉+熔融還原+富氧揮發三連爐連續煉鉛技術,以創新為驅動實現了技術提升。在銅冶煉領域,短短10年時間里,從底吹熔煉+PS轉爐,到底吹熔煉+底吹吹煉,底吹熔煉+旋浮吹煉技術,氧氣底吹煉銅技術為行業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
氧氣底吹技術不僅憑借其領先優勢,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也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為國家、社會所認知,被九部委推薦為冶煉首選技術,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內的諸多國家、行業獎項。陸志方號召行業同仁共同努力,開拓創新,使氧氣底吹冶煉技術早日成為國家銅、鉛、鋅、鎳等基礎金屬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技術,成為提升國家有色金屬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核心保障技術,成為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的引領技術,成為國際基本金屬冶煉優先選擇技術。
曲勝利表示,山東恒邦在2008年引進了由中國恩菲自主研發的富氧底吹熔煉造锍捕金新工藝,并成功應用到其復雜金精礦綜合回收技術改造項目中。該項目自投產至今已連續穩定生產6年多,期間經過不斷發展完善,其經濟技術指標、能源消耗等方面已達理想狀態。在此基礎上,恒邦又與中國恩菲合作攻關,于2015年底成功開啟收砷系統,成功掌握布袋干法收砷技術。
在研討環節,中國恩菲電氣及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蔡幼忠、冶金事業一部副總經理黎敏、冶金事業一部李兵博士及來自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東北大學、中南大學的18名專家學者分別作專題報告。
本次專題研討會集中展示了院校、企業的研究成果,交流了研發、生產企業的成功經驗,并探索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化解之策,開創共享“十三五”期間底吹冶煉技術裝備的發展方向與思路。作為重冶學會的掛靠單位,中國恩菲將深刻總結會議成果,為進一步總結底吹冶煉技術裝備創新成果,推動行業持續發展,提升我國重金屬冶煉行業的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