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建筑垃圾處置全鏈條過程中存在的“監管難、取證難、執法難”?濟南市渣土處置中心以數字化手段交出了一份創新答卷。自2023年10月“濟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服務信息平臺”上線以來,通過構建“智能監控+數據共享+協同執法”的治理體系,不僅實現了渣土處置過程中違法違規率大幅下降,更探索出一條可復制的慧民治理新路徑。

三大技術突破重塑監管邏輯
智能監控全覆蓋:借助市住建部門在全市工地的近萬路視頻監控網,結合AI算法實現智能識別未按規定完成車輛沖洗、使用未經核準車輛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等14類問題,取證時間較過去人工巡查大幅縮短。
數據融合破壁壘:打通住建、交警、城管等多部門數據資源,實時共享渣土車GPS軌跡、交通違法記錄等信息,形成“一車一影”精準畫像。
預警處置全閉環:通過智能分析渣土車聚集熱力、運輸軌跡異常等數據,平臺自動生成預警工單,執法人員通過手機端即可完成線索核查、案件流轉,處置效率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中心為各市直部門、市區兩級管理人員、建筑垃圾運輸企業以及源頭、末端項目的監管人員開通了近2千個賬號,登錄平臺22萬余次、操作使用1211萬余次。
四大應用成效彰顯治理價值
源頭視頻監控實時溯源。在源頭排放端,利用視頻分析識別算法針對疑似違規線索進行自動抓拍、主動識別。途中車輛實時抓拍取證。在全市重點區域安裝了視頻監控設備,結合車輛定位GPS數據,實現渣土運輸車輛違規問題快速預警、動態監管。末端排放數據自動鎖定。利用末端排放相關數據對違規消納的現象進行大數據分析。案件分析轉辦閉環處置。貫穿市、區(縣)多層級管理主體,針對源頭、途中、末端發現的各類疑似違規問題,采用平臺自動轉辦、分級處理的方式進行處置。
創新治理模式實現全國關注
2023年底,中國建設報刊登報道了“智慧賦能渣土治理新路徑”,2024年初,省住建廳對典型工作經驗進行了表彰,7月被省大數據局評為“智能應用優秀案例”,12月被市大數據評為“2024年度濟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場景三等獎”。